注会分为几步

feion1992024-07-24  6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专业阶段考试,共包含六个科目,第二阶段是综合阶段考试,主要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专业阶段考试6个科目全部通过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第一步:专业阶段合格证

注册会计师(cpa)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也就是说,考生参加《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六科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就可以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取得专业阶段合格证是参加综合阶段考试的必备条件。

第二步:全科合格证

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共有六个考试科目,合格标准分别是会计60分、财管60分、审计60分、战略60分、经济法和税法60分。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中,每科考试的总分为50分,两科合起来60分为合格分数,意味考试通过。

考生答卷由中注协组织集中评阅,考试成绩经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认定后发布。考生可于12月下旬登录网报系统查询成绩并下载打印成绩单。

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电子证书。

近年来,注会报考热度越来越高,要想顺利拿下CPA证书可不是那么容易,考生们必须经历注会两个阶段的考试,那么注册会计师考试具体流程是怎么样?我们来看看吧。

第一阶段:专业阶段考试

注会考生拿证的第一个关卡就是专业阶段考试,也是许多人的“拦路虎”,每年专业阶段考试的通过率都不高。

专业阶段考试总共有6科考试科目,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经济法。各科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合格分值,过线则视为考试通过。

注意:根据中注协的要求,专业阶段考试单科合格成绩保留5年时间,从考生考下第一科考试科目那年起,五年内若没有通过所有科目,则第一年合格成绩作废,但考生还可以重新报考。考生只有在连续滚动的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考试所有科目,才能获得专业阶段合格证电子证书。

第二阶段:综合阶段考试

根据注会考试的报名条件,想报名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可见考生不能越过专业阶段考试直接考综合阶段。

综合阶段考试设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题,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每科考试分值为50分,合计60分则为合格分数。

注会备考攻略

1、学习要有计划

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比较多,要想一次过去备考所有的科目可是一件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因此,在备考前,考生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学习计划,安排好报考哪个科目,哪一天复习什么教材、哪个章节的内容,严格按照自己所制定的计划去做,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额考试通过率。

2、熟悉机考操作

要知道,注册会计师考试可是采取机考的考试形式,所以为了避免自己不熟悉计算机操作,影响了自己的考试效率,建议考生们需提前熟悉、掌握好机考的操作,这样对于你在正式考试的当天,提高个人的答题速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注册会计师备考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册会计考试科目多,所学内容难,所以考生在正式开始学习之前,一定要针对当年所报科目做好合理的学习规划,减少时间的浪费,能很有效地提升备考效率。

2、掌握好知识点,打牢基础

考生应结合考试大纲进行全面掌握考试的知识点。首先,要把教材内容认真学习一般;其次,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归纳科目重点难点,从而达到理解、巩固;最后,结合网课所整理的笔记全面复习。

3、提高做题的效率

做题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完成题目,而是要通过做题真正的掌握到知识内容,要做到学练结合,查漏补缺,做到举一反三。

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

《会计》考试题型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一共分为四大类。

《审计》考试题型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简答题一共分为四大类。

《税法》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计算问答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四大类。

《经济法》具包括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案例分析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三大类。

《财务成本管理》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四大类。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具体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综合题、简答题考试题型一共分为四大类。

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的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合格标准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合格60分,满分100分。

问:请问,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具体有何工作内容?

校解析答案: 注册会计师承接审计业务,通常需要经过三个审计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

第一,计划阶段这是整个审计业务的起点,在承接审计业务后,就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计划阶段通常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

(1)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2)与被审计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4)确定审计重要性(5)分析审计风险(6)编制审计计划,主要包括初步制定控制测试程序和实质性测试程序,及其实施时间安排。

第二,实施阶段在这一阶段通常需要执行两项测试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1)控制测试:注册会计师根据计划阶段对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执行以及执行多大范围的控制测试程序。在控制测试程序之后,注册会计师需要对控制风险进行再次评价。控制测试不是必须执行的程序。

(2)实质性测试程序:注册会计师根据计划阶段初步评价的内部控制结果制定实质性测试程序,同时根据控制测试程序对控制风险的再次评价,修订原制定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无论控制风险评价结果如何,都必须对重要审计项目和重要认定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

第三,完成阶段实质性测试之后,注册会计师需要进行各项整理工作,以便出具审计报告,具体工作包括:

(1)整理、评价执行审计业务中收集到的审计证据;

(2)复核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期后事项;

(3)汇总审计差异,并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作适当披露;

(4)形成审计意见,提交审计报告。

《西方政治制度》77分,《领导科学》85分,《行政组织理论》85分,《行政史》88分。高兴!

又过两门,《现代项目管理》72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82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8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