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7科。
具体是,专业阶段的六科:《会计》 、《审计》 、《经济法》 、《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务成本管理》 ,和综合阶段的一科:《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试卷一、二)》。
综合阶段的考试科目虽然只有一科,但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进行考试, 通常试卷一和试卷二的考试会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该科目的考试成绩满分为一百分(两卷各占五十分),合格标准为两卷合计六十分。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ractising Accountant、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
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的会计师公会,如加拿大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
美国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的澳洲会计师公会, 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而不是中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
注会一共考6科。
专业阶段考《财务成本管理》、《会计》、《税法》、《经济法》、《审计》、《公司战略及风险管理》六个科目。综合阶段不分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通过专业阶段六个科目,基本就等同于拿到注册会计师证书。
CPA专业阶段六个科目考试,全部为计算机化考试,即机考,考生在电脑上完成答题。这就需要考生在考前,需要进行计算机模拟,熟悉答题环境,避免因为操作不熟练、题目做不完,导致考试不通过!
注会专业阶段考过了之后,一定要考综合吗?
一定要考!注会考试分专业、综合两个阶段,根据中注协的考试规定,考生在注会专业阶段考过了之后,可以取得注会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只有继续报考注会综合阶段,并在通过考试之后,才能获取注会全科合格证。也就是说,考生注会专业阶段考过了之后,只能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书,不能获得注会全科合格证书,进而也就无法申请成为注会会员。
注会综合阶段一门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没有报考时间上的限制,考生在通过注会专业阶段之后的任意一年报考,通过后就可以申请拿到注会全科合格证书了。
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考6科,分别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如果考试通过,还需要考综合阶段,两个阶段全部通过才可以申请获得注会证书。
注册会计师六门科目特点:
1、会计:会计是一门基础课,和其他很多的科目之间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会计是六门课程中难度系数最高的。
2、审计:审计这门科目侧重于考察学员的逻辑能力,如果你能充分的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题目会很好做,建议在学习的时候要配套的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加深记忆。
3、财务成本管理:这门课程的公式很多,而且不仅要记住这些公式,还要能分清楚他们之间的区别,想要学好这门课程只能加深对公式的记忆。
4、税法:是多背多记,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知识点,活学活用。
5、战略: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我们要梳理清楚这门课程的知识框架,同一知识点,类似的题型也要多做,找出不同形式出题的感觉。
6、经济法:要多背多记,最重要的是要理解知识点,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