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中《会计》主要考察:1、会计基本原理,包括会计概念、会计循环、会计方法、应用复式记账记录交易或事项等;2、交易或事项的具体会计处理,包括对相关交易或事项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估计运用等;3、特定环境下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包括运用会计基本原理在特定环境下对交易或事项实质的判断等;4、财务报告编制,包括根据交易或事项处理结果,编制财务报告;5、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包括合并范围判断、内部交易抵销、合并程序、编制方法;6、会计法规,包括《会计法》、《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在内的会计法规体系,以及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会计》是公认的CPA“三座大山”之一。不少考生在复习《会计》的过程中表示,会计分录又多又乱,背了就忘,就算是绞尽了脑汁记住了,还不一定会用。那么《会计》的核心考点有哪些?怎么学才高效?一、复习之前先理顺会计分录的框架虽然到了冲刺复习阶段,但是还是建议大家现在脑海里过一遍会计分录中的每一个大类,以及他们的借贷关系和余额方向。 比如“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收入”“成本”“费用”类哪些科目增加记借方,哪些增加记贷方。如果对于这部分内容都没有了然于心的话,对于会计分录的理解自然也是会存在偏差的。 千万千万要注意,《会计》是一门理解记忆性的学科,所以死记硬背的方法是绝对行不通的。二、每一个大类有哪些科目要心中有数在重新梳理了各种账户类别和借贷关系后,接下来,我们要根据这条脉络继续加以理解记忆,知道资产类、负债类分别包括哪些科目,把他们对号入座,这样子记忆起来,也更加具有条理。 比如,资产类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等等。 负债类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资产类里面有几个科目是特殊的,包括“准备”、“折旧”“摊销”,这些科目的记账方向和其他资产类科目是相反的,在复习时一定要和其他科目区分开来。三、抓住核心考点,针对性做题加以记忆一定要有侧重点的复习,在任何科目,这都是复习的核心,因为只有掌握了重点,你的得分才会更高。对于60分及格的CPA考试而言,更是如此。《会计》中核心考点一共有4个:①长期股权投资与合营安排②金融工具③收入、费用和利润④合并财务报表这四个考点加起来的总分值45分左右,其中“长投”几乎每年必考一道综合题、所得税必考一道主观题。重要考点一共有6个:①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②所得税③财务报告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合差错更正⑤企业合并⑥股份支付所以在复习时,这些考点涉及的会计分录更需要侧重复习,结合相关的真题着重理解。
在CPA考试中,《会计》可是既基础又核心的一门科目,很多同学都会将《会计》放在第一年考。那么《会计》考些什么内容?我们来看看吧。客观题考什么?从近几年的考试情况来看,除了26章企业合并没有考过《会计》科目的客观题之外,其他章节全都考过,财务报告这一张虽不是难点,但综合性较强,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可考性较高,所以考查比较频繁,长投、金融工具等都是考试的重难点,除此之外就是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适合出选择题。客观题涉及众多知识点,其中考查最频繁的就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日后事项的分类;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关联方关系的认定中;其他综合收益的判断;资产组及商誉减值测试;基本每股收益;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流动性项目的列报。客观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但是大多数都是基础性的知识点,考生要做的就是回归教材本身,侧重基础知识的实务性和应用性。主观题考些什么?主观题的分值通常都比较大,长投、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是大题中必出的内容,所得税和合并财务报表通常一起出现,收入准则和金融工具准则都有所修改,今年很可能重点考查。主观题的综合性非常强跨章考查很常见,其中考查最频繁的就是履行每一单项履约义务时收入的确认;职工薪酬的核算(综合)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限制性股票的核算;反向购买;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的核算;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核算;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购买少数股权的处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非调整事项的会计处理。考题侧重实务性和应用性的考查,经常出现与实务案例或者当下热点结合的题,难度和综合性有一定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