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切记不可以死记硬背,考生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并且可以使用缩写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字记忆法等等方法巧妙记忆。《经济法基础》记忆方法的具体介绍1、缩写记忆法。每个考点的大致内容,通过这个记忆的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把知识点的关键字组成一句话,提取主要,以点带面。2、口诀记忆法。将所要记忆的内容利用顺口溜串成一句话,读起来既押韵又琅琅上口,而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3、谐音字记忆法。考生可以利用和所学知识点,同音但是不同字的方法,组合成一句话来记忆,读起来顺口并且容易记住。《经济法基础》考试的题量、分值《经济法基础》科目试题主要测试考生对于会计核算相关基本法规的掌握程度。单项选择题:合计46分,共23题,每小题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多项选择题:合计20分,共10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至少选择两个答案,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判断题合计10分,共10题,每小题答题正确得1分,错答、不答均不得分,也不扣分;不定项选择题合计24分,共12,每小题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小题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相应分值,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初级会计考试还有哪些科目初级会计考试一共有两个科目,另外一个科目是《初级会计实务》,该科目试题主要测试考生进行会计核算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全部为客观题。
初级会计职称的记忆方法缩写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谐音字记忆法。初级会计考试中《经济法基础》科目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易混淆知识点也比较多,考生如果只是死记硬背时间长了容易遗忘,考生可以总结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来提高对各知识点的记忆。1、缩写记忆法这种记忆方法可以准确的记住每个考点的大致内容,抽取知识点的一个或几个关键字组成一句话,提取主要内容,以点带面。2、口诀记忆法顺口溜的方式将所要记忆的内容串成一句话,读起来既琅琅上口,又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记忆。3、谐音字记忆法考生可以利用和所学知识点同音但是不同字的方法组合成一句话来记忆,读起来顺口并且容易记住。初级会计证考试要求初级会计考试是由国家财政部统一组织,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合格标准,考试科目有《经济法基础》以及《初级会计实务》,两个科目考试一般在每年的5月份,《经济法基础》考试时长为75分钟,《初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长为105分钟,两个科目同时考试但考试时间不可共用。考试方式为无纸化考试。考生需要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答题。无纸化考试采取题库随机抽题模式,知识点覆盖范围变大,考生需全面掌握知识点。初级会计考试各科目成绩管理两个考试科目合格分数为60分,100分为满分。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会计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在取得证书的第二年开始每年在固定时间范围内接受相应级别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