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审计财管这三门科目属于注会里面比较难的科目,所以考生需要准备充分、认真、以及有条不紊地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苦但有意义的过程,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包括具体的学习时间和备考内容。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专业阶段考试题型主要分为三类(202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题型暂未公布,考生可先参考2022年考试题型。):(一)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二)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应用能力。(三)综合题、案例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注会综合阶段考试的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科目搭配为了提高通过率以及降低备考难度,建议是两个科目一起报考复习。1、会计+税法。会计+税法可以说是注册会计师组合的黄金合作伙伴,两者关联度大,在所得税方面,会计和税法在某些章节相互补充,有利于备考的效率。2、审计+策略。审计中的内部控制内容与战略中的内部控制内容高度一致,同时逻辑方面也是非常的相似,一般学习审计,战略不会学得很差。3、财管+经济法。财管计算量大,而经济法记忆性多,两者相辅相成。考注会需要注意什么1、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需要携带准考证,身份证参加这两个证件缺一不可。身份证过期、无法提供身份证的情况下,可以提供临时身份证。2、注册会计师考试采取的是上机考试,考生不可以携带笔和纸等学习工具。3、考试过程当中不要随意操作其他的系统,以免导致电脑出现故障,影响正常考试流程。4、考试时一定要听从老师的安排,考试过程当中可以使用快捷键,节省时间,提高做题的效率。
2020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将在10月11日和10月17日、18日举行。掐指一算,现在距离10月份貌似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时间还是过得蛮快的,晃晃悠悠,一眨眼就到10月份了。因此,不要再拖延了。复习就得从这一刻开始!事不宜迟,今天就为大家唠唠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中的《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的复习方法。以下复习方法只是个人的一得之见,仅供大家参考,不喜勿喷。01一.《会计》如果要问在座的各位CPA考生,专业阶段哪门考试科目最折磨人?想必大部分人对将手中“神圣的一票”投向《会计》。《会计》虽难,但是要想通过考试必须要将其拿下。如何“迎难而上”呢?《会计》的复习讲究“整体战略”。而这个“战略”最好拆分成以下几个步骤,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地将考试教材、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掌握。不然会“基础不牢,地动山摇”。1听课或看教材听课还是看教材,主要看个人。哪种方式适合自己,有利于自己的学习就选择哪种方式。不过这个过程要进行三遍。(这因人而异,如果天赋异禀,可以酌量减少)这里可以不用一股脑刷三遍的。可以先过两遍,而后再作查漏补缺。这个过程是打基础的阶段,在庞杂的知识面前,需要捋顺思路,搭建知识框架。目的是方便日后的学习。2做题巩固听完每一节的课或者看完每一章教材,最好做相关的题目“趁热打铁”巩固所学知识。3消化错题,补齐短板对于错题,要复盘。遇到薄弱的环节就要回头听课或者看书,补齐短板。这就是“步骤一”说的先刷两遍,再有针对性地过一遍。4真题模拟完成前面三个步骤之后就可以,通过真题进行模拟。以下是《会计》各个章节的重难点(仅供参考,只是让大家复习“有的放矢”而已。最好是全面复习,那是因为每个章节都可以出题!)02《审计》《审计》的特点就是“一个头两个大”。为什么呢?因为《审计》教材内容有566页,并且全部是文字!这个时候又应该“见招拆招”呢?突破口就是:采用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化繁为简,将密密麻麻的文字,转化为结构清晰,一目了然的导图与框架。这时候可以直接拿别人归纳总结好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过最好还是自己画一遍,为了更好地记忆与理解。不要在乎外在形式,就算是“灵魂画手”也没有任何问题。反正是自己复习的,自己看明白就行。例如:03《财务管理》提到注会专业阶段考试中的《财务管理》,不少注会考生会回想起“被计算支配”的恐惧。在备考阶段的考生要明白一点:《财务管理》虽然以计算为主,但是要求的不是“死算”或者“硬算”,复习时就要克服计算的恐惧。每道财管题目都有“破题点”,即理解公式的含义、适用条件等。记住公式是首要条件,不然你无从解题;但是“活用”公式是核心要点,是能否顺利解题拿分走人的关键。比如,采用“剩余流量法”确定现金流量。企业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如何理解该公式呢?对该公式进行拆解。“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可以得到的是“营业现金毛流量”;“营业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可以得到的是“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可以得到的是实体现金流量。最后,平时做题不要“眼高手低”:光看答案解析,不亲自下笔做题目。这样只是“掩耳盗铃”而已,因为不去实践,是不会知道实际解题过程遇到的问题,自己的短板在哪的。换而言之,没有起到提分,补短的作用。
如果是一年备考三科的话,建议大家,备考顺序是先会计税法经济法,再审计财管战略。
因为按照“会计首位”的万年不变原则,会计的难度又是最高,搭配税法和经济法可以降低备考难度,而战略又是难度最低,和审计财管一起备考也可以降低难度。
其次审计和战略之间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比方说战略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内控,也就是要学会掌握各个环节的票据、流程等,掌握了这些再去学审计,就会更好的去理解审计程序设置的原因和目的,也就理解了审计原理。
这些结合点都是在复习过程中,彼此之间潜移默化的影响的。所以说把审计财股战略放在一起备考,效率也可以提升很多。
如果是一年备考四科的话,建议大家,备考顺序是先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然后是财管战略。
因为从CPA六科的难度上来讲,财管的难度几乎可以说是和会计相匹敌的,尤其是近年来财管的计算量在逐年增加,需要的复习时间也在逐年增加,放在第二年备考可以增加通过的概率。
其次,财管战略和其他四科的结合程度是相对较低的,无论是会计审计,还是会计税法,还是税法经济法,相互之间的联系是比较紧密的,所以放在一起备考,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节约时间,对于在职考生来讲,效率是最重要的衡量因素。
所以,建议考生,在选择备考科目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几个黄金定律,“会计首位是万年不变”、“会计税法是最佳搭档”、“财管战略是同根生源”、“审计可以挨着战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