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乘以50%??????】问题一: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 4200是怎样算出来的?1)2011年度相关会计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成本 4200 贷:银行存款 23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50 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0 投资收益 80【解答】付出的对价全部要按公允价值入账。付出的三类资产的公允价值是4200万元。银行存款2300+库存商品价税合计1170+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公允价值730,三者之和为4200万元。你把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替换成银行存款,先收到钱,再用收到的钱买长期股权投资。这分录就好理解了。①借:银行存款 2300 贷:银行存款 2300②借:银行存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170 ③借:银行存款 73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6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投资收益 80把上面套分录合并,并把银行存款替换成“长期股权投资”就变成了上面的分录。 问题二:甲公司2012年度调整后的净利润=1260--(500-300)*30%--(600--500)/5+(800--600)*50%=1280(万元)为什么要乘以50%??????2)2012年度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会计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其他权益变动 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甲公司2012年度调整后的净利润=1260--(500-300)*30%--(600--500)/5+(800--600)*50%=1280(万元)【问题】为什么要乘以50%??【解答】净利润的调整分三部分:一是存货账面不等于公允,500-300=200,少结转了成本200,其中2012年卖了30%,所以乘30%二是固定资产少账面不等于公允,固定资产增值600-500=100,这100分5年摊销,所以,减100/5三是内部商品销售,有内部利润800-600=200,这200在2011年对外卖了20件,即20%,2012年卖了50件,即50%,为什么要乘以50%,是因为卖了50件(共100件),其比例为50%,所以要乘50%。 问题三:4784和1500是怎样得出来的?3)2013年3月1日甲公司对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4784+1500=6284(万元)【解答】一是2011年长期股投资(成本)4200万元二是2011年净利润调整=800-(500-300)*70%--(600--500)/5+(800--600)*20%=680(万元)乘以持股比例=680*40%=272万元。长期股投资(损益调整)增加272万元。三是2011年发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甲公司分得了500*40%=200万元。要冲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0万元。四是2012年净利润调整后=1280万元。乘以持股比例为1280*40%=512万元。五是2012年A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的资本公积200万元。甲公司要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200*40%=80万元。六是2013年受让了丙公司20%的股权,长期股投资(成本)1500万元。以上六项共计,使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变为:(4200+272-200+512)+80+1500=4784+80+1500=6364万元。4784是括号里四项之和为4784,1500是2013年新追加投资的成本1500万元。这下我也有疑问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什么不加80万元。被投单位资本公积增加200万元,按持股比例甲公司是要增加200*40%=80万元的。如果加上,应是6284+80=6364万元。 问题四:为什么要减6284加80?4)甲公司2013年3月1日出售股权投资对损益的影响金额=7000--6284+80=796(万元)【解答】7000是卖价。6284是长投的账面价值。80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原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处置时要转入投资收益。原分录是: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8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公积处置时转入投资收入)所以,对损益的影响要加上这80万元。
第一年计提的折旧=(160000-4000)X5/15=52000 第二年=(160000-4000)X5/15=41600 第三年=(160000-4000)X3/15=31200 第四年=(160000-4000)X2/15=20800 第五年=(160000-4000)/15=10400 借:制造费用52000 贷:累计折旧52000
年份 尚可使用年限 原值-净残值 年折旧率 年折旧额 累计折旧额 年末帐面净值 1 5 156000 5/15 52000 52000 108000 2 4 156000 4/15 41600 93600 66400 3 3 156000 3/15 31200 124800 35200 4 2 156000 2/15 20800 145600 14400 5 1 156000 1/15 10400 156000 4000 凭证: 借:累计折旧——车间设备52000(元) 贷:固定资产——车间设备52000
一、计算分析题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自2009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的方法核算所得税。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该公司2014年末部分资产和负债项目的情况如下:
(1)2014年4月1日,购入3年期国库券,实际支付价款为2034万元,债券面值2000万元,每年4月1日付息一次,到期还本,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为4%。A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税法规定,国库券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
(2)A公司2014年12月10日因销售商品给H公司而确认应收账款100万元,其相关的收入已包括在应税利润中。至2014年12月31日,A公司尚未计提坏账准备。
(3)2014年,A公司将其所持有的交易性证券以其公允价值120万元计价,该批交易性证券的成本为122万元。按照税法规定,成本在持有期间保持不变。
(4)A公司编制的2014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其他应付款”项目金额为100万元,该款项是A公司尚未缴纳的滞纳金。按照税法规定,各项税收的滞纳金不得税前扣除。
(5)假定A公司2014年度实现会计利润1800万元,以前年度不存在未弥补的亏损;除上述事项外,A公司当年不存在其他与所得税计算缴纳相关的事项,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A公司以后年度很可能获得足够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
(1)请分析A公司2014年12月31日上述各项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各为多少。
(2)请根据题中信息分析A公司上述事项中,哪些构成暂时性差异?并请具体说明其属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还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以及所得税的影响。
(3)计算A公司2014年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13年至2015年对乙公司股票投资有关的资料如下:
(1)2013年5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4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万元。占乙公司10%的表决权股份,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2013年5月27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4万元。
(3)2013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30元,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已发生减值。
(4)2014年4月26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元。并于同年5月1日收到该现金股利。
(5)2014年10月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升;至12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升至每股65元。
(6)2015年1月8日,甲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购买乙公司20%的股份,增资后,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采用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2015年1月8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假设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原投资在增资日的公允价值为715万元。
(7)乙公司2015年实现净利润600万元。
(8)2016年8月甲公司以1 250万元出售对乙公司的投资。
假定甲公司在每年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并进行减值测试,不考虑所得税因素,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逐笔编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
(2)编制2015年金融资产转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分录并按照权益法后续处理该业务。
(3)编制2016年,甲公司出售对乙公司投资的分录。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二、综合题
3.甲公司2012年至2014年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生产设备、一批库存商品与乙公司的一项房地产(办公楼)进行交换。甲公司换出的生产设备系2011年购入的,原价为900万元,已计提折旧100万元,当日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换出库存商品的成本为500万元,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公允价值(等于计税价格)为600万元,甲公司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8万元。乙公司该项房地产的原价为1 500万元,已计提折旧3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880万元。甲公司于2012年1月1日与丁公司签订经营租赁合同,将当日换入的房地产出租给丁公司。租赁期开始日为2012年1月1日,租赁期为1年,租金为400万元。甲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2)2012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甲公司于当日收到丁公司支付的租金。
(3)2013年1月1日,上述投资性房地产租赁期满,甲公司收回后以该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2000万元)以及900万元的现金为对价,取得了A企业30%的股权。另发生手续费50万元。
2013年1月1日,A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9500万元,其中股本5000万元,资本公积1 500万元,盈余公积600万元,未分配利润2400万元。当日,A企业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其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一批B商品,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账面价值为500万元。除此之外A企业其他可辨认资产、负债公允价值均等于其账面价值。至2013年末,该批B商品已对外售出30%。
(4)2013年3月20日,A企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1000万元。4月20日,A企业实际发放上述现金股利。
(5)2013年4月3日,A企业购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项,价款为3010万元,同时发生交易费用90万元。至12月31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200万元。
(6)2013年6月1日,甲公司将一批成本为3000万元的C产品以3500的售价出售给A企业,后者将其作为库存商品核算,并于本年9月将其中的60%按加成5%的毛利率后对外售出,其余部分至年末未售出。
(7)2013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4500万元。
(8)2014年7月,A企业将其于2013年4月3日购入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外出售,售价为3150万元。
(9)2014年度,A企业实现净利润4750万元。截至2014年底,A企业2013年1月1日库存的B商品已全部对外售出;A企业2013年6月1日从甲公司购入的C产品已全部对外售出。
其他资料:
(1)假定不考虑所得税等其他相关税费。
(2)甲公司、A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生产销售的产品均为增值税应税产品。
要求:
(1)编制甲公司2012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编制甲公司2013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3)编制甲公司2014年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