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备考注会三门科目建议:1、会计+审计+税法;2、会计、审计和财管,具体建议如下:CPA考试相对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个普通基础的CPA考生想要在两个月内通过三门CPA科目是很难的,建议大家在备考CPA的时候给自己预留更多的备考时间,下面是关于考试科目搭配的建议:1、会计+审计+税法这一搭配方案适合零基础且有充足时间的考生进行备考,会计是6门科目的基础,审计和税法是和会计关联度最大的,而且会计是审计的基础,打好会计基础,能够更好的理解审计的知识,会计和审计的难度都是比较大的,需要充足的学习时间,但是两者放在一起备考能够相互促进。在复习过程中,会计侧重于理解和计算,审计侧重于理解和记忆,税法侧重于记忆和计算。2、会计、审计和财管这一搭配非常具有挑战性,这是三门中难度系数最大的搭配了,将这三门考试通过,相当于80%通过了注会专业阶段的考试,这三门都是与财务报表打交道,同时审计和财管的考试涉及到很多的会计知识,会计和财管侧重于理解和计算,审计则侧重于理解和记忆对于上面的分享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上述的内容介绍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会计知识的话,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深空网。
注册会计师两个月最多能过2门。
注册会计师本身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试,内容繁杂,而且每科书本太厚,知识量太大。根据很多已经通过cpa考试的考生经验,要完成专业阶段大概最低需要1000到1200小时的学习时间。
知识点的学习和做习题的时间已占据大部分时间,其中课程的难点和习题中的难点和易错点又要耗费更多的时间需要反复的去理解和学习,这也给考生造成不小的困惑;还有就是备考周期长,所以通过几率不高。
考试科目: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每科考试具体时间,在各年度全国考委会发布的《报名简章》中明确。
考试时间:
报名的具体时间在各年度财政部考委会发布的报名简章中规定,地方考委会应当据此确定本地区具体报名日期,并向社会公告。
每科目考试的具体时间,在各年度财政部考委会发布的报名简章中明确。
2020年9月10日,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发布《关于取消2020年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公告》,宣布取消2020年北京地区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202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是8月27-29日(专业阶段)、8月28日(综合阶段)。
结合往年考生的备考情况来看,注会《税法》科目的备考时长一般为250小时左右,考生只要在2个半月的时间内,每天花费4个小时去复习《税法》的考试内容,时间是非常充裕的。2个半月建议应试人员这样备考注会《税法》:应试人员要端正态度,先给自己设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循序渐进地完成备考。想要备考节奏更合理、考前不慌,那就得提前制定好学习计划。应试人员要重视税法基础,夯实基础,全面学习。近几年注会《税法》科目的考试客观题中基本上是对基础性知识点的考查。这就要求应试人员一定要重视基础,在复习备考时要注重专业基础的积累,夯实基础。应试人员要需要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对于一些不熟悉的知识点和错题,要再次回顾教材,查漏补缺。《税法》的考试内容有哪些税法与税制相关的基本原理;现行各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税收优惠等相关规定;不同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涉及的税种及应纳税额计算;个人取得各种收入涉及的税种判断、应纳税额计算及纳税管理事宜的有关规定;房产税法;契税法;土地增值税法;增值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车辆购置税法;企业所得税法和税务行政法制等。参加注会《税法》考试应注意什么事项应试人员参加注会《税法》考试应注意:检查本人纸质版准考证以及本人的有效身份证原件等证件或者物品是否齐全。准考证及有效身份证是进入考场的必带证件,否则应试人员无法进入考场。应试人员应提前适应注册会计师考试网上答题系统,熟悉系统操作和答题技巧;注会机考系统的键盘、输入法、计算等,和平时在笔试模拟时的体验完全不同,因此要重视提前适应机考系统。注会《税法》多少分及格注会《税法》60分及以上即可及格。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和《税法》六个科目,专业阶段的每科考试科目的最高分数为105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综合阶段考试考《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门科目,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单卷满分成绩为50分,合格分数为两卷合计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