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思变,想做一些事改变自己,刚好自己也是那种能坐在凳子上,安心学习那种人(可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有些人一自己独处,或者坐那里学习就难受,可痛苦了,我都看到了)真的,每个人特质不一样,但是根据我的观察,我身边考过注会的小伙伴有很多,他们能考过注会,有一点都是共通的,那就是有自己主见,个人体会:一个是动机,一个是方法,前者提升内部的主观能动性,后者加强外部的约束。除了少数部分天赋异禀的人之外,大部分人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有无数次想要离开书本奔向肥皂剧、手机怀抱的念头,所以最后能考出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而是最自觉、最能够坚持的人。动机和方法就是帮助你让你的屁股黏在书本前的时间更长,提高对枯燥、生涩知识学习的耐受性。如果有非考不可的理由,就更不容易产生放弃的念头,举几个有提升主观能动性作用的例子:1.找工作的时候有证和没证是两个档次,会计事务所里有证和没证是两个薪资水平,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现实。2.给自己定一个考试通过的奖励,我以前有个朋友想上复旦,她就去了一趟复旦,并把复旦的照片摆在书桌前,每天晚上熬夜学不下去的时候就看看照片又会有动力。3.看励志的书和电影,比如《当幸福来去敲门》酱婶的,会提高自己的耐受性。或者找一些有效的外部约束的方法:1.有条件的组一个共同学习的小组,互相支持、监督,打卡学习。2.在职已婚人士要取得家人的支持,少承担一些家庭责任,多把精力放到学习上。3.向所有亲朋好友宣告:你要考cpa,既阻止他们来主动找你玩,又逼着你一定考过,否则就是失掉面子的事情。4.找一个学习场所,大学自习室、社区图书馆甚至咖啡馆,只要有学习氛围的地方,坚持去,会比在寝室或者家里的效率强。
坚持的动力很简单:在事务所工作,周围所有人要么在考证的路上,要么已经拿到证。没有这个证,永远是心口的痛。每年12月份左右查成绩的时候都是一种刺激,周围的小伙伴一步一部的考完了专业阶段,考完综合,拿到全科合格证,而你什么都没有,还能不能一起好好的做项目了。进一步,这个证在业内还是有很高的认可度的,可以转化为现实的金钱。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是有注会补贴的,每月根据级别1500-2500不等。还有一些事务所会对考证行为作出一些奖励(某所针对工作三年以上、通过三科以上的员工设10万元奖金,当然前提条件是N年内不能跳槽)。另外,某些审计项目会要求项目团队中有一定的注册会计师比例,这个时候持证人员会格外得宠。而且,持有CPA证,升职也更容易些。离开事务所,在金融行业找工作的时候,N多职位要么把CPA作为优先条件,要么把CPA作为前提条件。面对这么多诱惑,动力还是满满的。至于考完后的体验,我去取全科合格证的时候因为太兴奋签名的时候签错了日期。当然,如果你对考试内容毫无兴趣,那么再多动力也徒然。所以,你的问题不是没有动力,而是如何培养自己对考试内容的兴趣。
我是个垃圾 这是我翻身的唯一机会 就是这个
众所周知,注册会计师考试只要具备大专或以上学历即可报名,虽说报名门槛较低,但并非所有人都能适合报考,那么哪些人适合参加注会考试?我们来看看吧。哪些人适合报考注会?1、对会计职业有浓厚兴趣的人对会计职业有浓厚兴趣的人,是最适合考CPA的人群。为什么?兴趣是人类探索新知的原动力,对会计职业有浓厚兴趣的人,对会计工作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可以说是十分渴求。那么报考CPA,学习CPA每一科的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有了80%的动力,只要克服人的惰性就很容易通过。学习没有动力,就容易患得患失,即使报了CPA,也有可能中途因为种种原因放弃。所以说,对会计职业有兴趣,才是最适合考CPA的人群。2、对数字敏感,逻辑思维严密的人对数字敏感,逻辑思维严密的人,也很适合考CPA。也许这一类人没有会计学基础,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过会计学,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类人的优点是理解能力很强,对数字很敏感,这些优点让他们在学习CPA的相关科目时游刃有余,如鱼得水。也许这一类人将来并不从事会计工作,但是学习CPA从客观上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开阔他们的视野;如果通过努力拿到CPA证书,不仅可以增加他们在职场中的含金量,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素养。3、是会计专业,并希望有所发展的人如果你是会计专业,是不是意味着你一定适合考CPA?答案是不一定。会计专业的人是不是适合考CPA,还必须具备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他们是否希望在会计领域有长远的发展。如果具备这两点,既是会计专业,又很希望在会计行业有所发展,就好像如虎添翼,他们不仅有了80%的动力,更比别人多了三到四年的学习基础,对知识点的掌握更牢固,学习起来也不费劲。大学生考注会有哪些优势?1、时间优势大学生在校有较多充足的、自由的时间安排学习,而且学校还有着图书馆、自习室等学习氛围非常好的学习场景。不仅有时间看网课,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报读相应的网课培训班。2、记忆力和精力在校大学生正处于智力高峰时期,记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甚佳;不仅如此,很多财会金融专业的大学生也会设有很多专业课程,和注会考试各个科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边学习自己的专业课程,一边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两边可以互相促进、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