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合并报表怎么学

feion1992024-07-24  4

原则一:构成企业合并和不构成企业合并是一个重大的会计界限。所以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方式显著不同。原则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不具有商业实质,所以不改变资产的账面价值。这里涉及一个合并财务报表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实体理论,即一个集团是一个实体,可以理解为一家公司,子公司是这家公司的一个部门而已。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是部门之间的资产转移,当然不改变资产的账面价值,对于部门来说不过是股东增加投资或者收回投资,也即权益结合法。

教材采用权益法讲解合并过程,但实际不如成本法更好理解。深刻理解实体理论及实体的所有者是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你就能掌握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哦。  合并报表  (一) 做调整分录 1、 应享有子公司当期净利润 (亏损做反向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2、 调成本法下分回的投资收益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一定要与权益法在同一个年度冲回的,如果不在同一年度冲回的,不能做冲回)  3、 子公司的资本公积的变动 (其他损益)  借或贷:长期股权投资  贷或借:资本公积  (二) 做合并抵消分录  1、 借:股本 (借方四个数字为已知数,文字描述、报表)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年末  商誉 (借、贷方比较得出)  贷:长期股权投资 (经过调整后的数据,母公司本身的数字 + 刚刚的做分录借方 – 刚刚做分录的贷方)  少数股东权益 (借方四个数字相加 * 少数股东持股比例)  营业外收入 (借、贷方比较得出)  2、 内部债权债券抵消 (内部债权债务全部都是 借负债 贷债权)  借:应付票据 / 应付账款 / 应付股利 / 预收账款 / 其他应付款  贷:应收票据 / 应付账款 / 应付股利 / 预付账款 / 其他应收款  内部应收应付账款 一定要记两年:  当年2 套: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帐准备 ( 内部应收账款计提的坏帐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跨年3 套: 借:应付账款  贷:应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坏帐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抵消分录跨年度遇到损益项目  一律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应收账款——坏帐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内部应付债券与持有至到期 2年  当年可能3 套: 借:应付债券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或在建工程)  借:应付利息 (只有分次付息才有第三套)  贷:应收利息  跨年可能有 4 套: 借:应付债券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如果一方是投资收益、一方是财务费用则免做第2套分录)  贷:在建工程 (或固定资产——原价)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或在建工程)  借:应付利息 (只有分次付息才有第三套)  贷:应收利息  (三)内部商品交易  1、本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交易价格)  2、当期未实现对外销售  借:营业收入  贷:营业成本(实际成本)  存货(毛利)  3、前期内部交易,本期实现对外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营业成本(交易毛利)  4、前期内部交易,本期仍未实现销售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存货(毛利)  考试时组合出现,2个本期合并,2个前期合并  (四)内部交易存货计提坏帐准备的抵消 (举例)  例1:交易价1W,成本6K,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7K,(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  借:营业收入 1W  贷:营业成本 6K  存货 4K  购货方提了3K 减值准备,集团不认可  借:存货——跌价准备 3K  贷:资产减值损失 3K  例2:交易价1W,成本6K,购货方期末减值测试可收回5K,(当期内部交易当期未售)  借:营业收入 1W  贷:营业成本 6K  存货 4K  购货方提了5K 减值准备,集团成本为6K,减值1K  借:存货——跌价准备 4K  贷:资产减值损失 4K  隔年的将“资产减值损失”换成“未分配利润——年初”  (五)内部固定资产交易  一方是固定资产,另一方购入仍然做固定资产:  1、当年  借:营业外收入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2、跨年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固定资产——原价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前期)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一方是商品,一方购入做固定资产  1、当年  借:营业收入 (交易价)  贷:营业成本 (实际成本)  固定资产——原价 (内部交易利润)  借: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贷:管理费用  3、 跨年 3 套 同上  (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与存货一样,要看集团是否真的减值了)  (六)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消 (模版)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已知)  投资收益(子公司净利润 * 母公司持股比例,调整分录第一个已经出现)  少数股东损益  贷:本年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已知数,在题干中可以找出来)  本年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 (已知)  . 未分配利润——年末 (已知)

一、企业合并的定义

企业合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

首先,单独的企业,指的是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或者说是独立运营的公司;

一个报告主体,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只有一个法人;另一种是有两个法人,但是属于母子公司关系,编制合并报表。

其次,企业合并要求被合并方有业务存在,即被合并方有收入、成本、费用发生,不能仅仅是个空壳公司。

二、企业合并的分类

1、从合并方式上划分:

CPA考试中,经常遇到的合并就是第一类:控股合并;只有控股合并才会形成母子公司关系,才会有合并财务报表,才会和长期股权投资联系在一起;

其他两种合并,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不会涉及以上提到的几个概念。

所以注会教材中《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合并报表》这三章主要讲的就是控股合并。

2、从合并类型上划分

这是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划分方式,分成两类:

这种划分方式跟上面的划分方式不冲突,不过是站的角度不同,这是按照会计处理的角度划分的,就是说企业会依据是否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分别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三、合并财务报表

上面提到只有控股合并才有合并报表的说法,因为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最终合并后只剩下一家公司存在,这家公司在以后年度编制自己的报表就可以,不必编制合并报表了。

控股合并本质是控制,即一家公司控制了另一家公司。因此,要判断两家公司是否列入编制合并报表的范围,就看两家公司是否存在控制关系。

首先一个公司对另一个公司投资,,,就有了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企业合并财务报表都是在这个长期股权投资基础上运行的,,合并财务报表是因为在权益法的基础上编制的,,,所以之前是成本法的要调整到权益法,,从成本法到权益法的调整就是可以比照第四章说的成本法到权益法的调整这章,,只是数字就是合并之后的数字,,该调整的调整,,改抵消的抵消,,至于权益法冲回的是指在成本法的计算下要对投资收益,,分配股利计算,,而权益法就不用计算,,在做题时就直接把以前做的那个相对应的分录按照相反对象抵消就可以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69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