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知识点: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实用公式: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使用年限
=原价×(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注意:折旧年度是指“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月份为始计算的1个年度期间”,如某公司3月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折旧年度为“从4月至第二年3月的期间”。
在初级会计考试里,与《经济法基础》相比,《初级会计实务》是一门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的学科,考生必须要做到全面理解才能确保顺利通关,下面深空网为大家详解《初级会计实务》各章节内容,我们来看看吧。《初级会计实务》各章节考点解读第一章:会计概述。本章全部为新增知识,难度不大,备考以记忆为主。其中第五节和第六节是重点内容。第二章:资产。本章为历年考试重点,难度也较大。考生应准确把握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第三章:负债。应交税费小节是考核重点,其中差额征税和增值税相关的内容应着重掌握。第四章:所有者权益。本章主要以单选、多选及判断的形式进行考核。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本章为历年考试次重点,难度也较大。第六章:财务报表。考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记忆,并能够熟练运用各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式。第七章:管理会计基础。第一节中货币时间价值这一知识点的难度较大,也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财务管理》一科里的知识点。本章主要以单选、多选及判断的形式进行考核。第八章:政府会计基础。本章全部为新增知识,难度不大。《初级会计实务》考试特点考试采用机考形式,时长2小时。根据历年情况,《初级会计实务》以四种题型进行综合考察: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24*):这一题型有三种考核方式。第一种是文字型知识点题目,第二种是计算型知识点题目,第三种是会计分录编制题。多项选择题(12*2):该题型的考核方式同上,其中文字型知识点题目占比较大。注意,正确答案为2-4个,多选、少选、错选、不选皆不得分。判断题(10*1):该题型考核易混淆知识点的辨别。注意,作答正确计一分,作答错误倒扣分,不作答不计分。其中,分数倒扣至零分即停止。不定项选择题(15*2):该题型综合考核相关知识点。注意,正确答案为1-4个,多选、错选、不选皆不得分,少选可得相应分值。复习建议1、关注大纲变化。新增内容一般为重点。二战考生应重点关注知识点修改部分,避免混淆。2、科学分配复习时间。考生应在复习时把握各章节的重要程度,从而科学分配复习时间,第一遍复习时全面复习,第二遍复习时重点突破。3、全面复习。考试命题以教材为依据,教材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而成,在以往年度的考试中,有部分题目可以直接在教材中找到题目原型。另外,机考试卷由题库生成,考生应整体把握、避免知识遗漏。
【 #会计职称考试# 导语】梦想在前方,努力在路上。 会计职称考试频道。祝大家备考顺利! 【主要内容】 无形资产的核算 【所属章节】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资产 【知识详解】 知识点:无形资产的核算 1.科目设置“无形资产”“研发支出”“累计摊销”等。 2.无形资产的取得 无形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取得方式主要有外购、自行研究开发等。 (1)外购的无形资产 入账成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可扣)+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提示】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以后发生的费用不应记入成本。 账务处理: 借: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2)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无形资产 “研发支出”二级科目“资本化支出”“费用化支出”。 ①入账成本=自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时点至无形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无形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够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必要支出总和。 【小新点】满足资本化的计入成本。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所发生的支出应区分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 【小新点】研发支出:资对资,费对费! (资本化支出——无形资产,费用化支出——管理费用) ②自行研究开发无形资产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提示】企业如果无法可靠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当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链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余额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开发支出”项目。 3.摊销无形资产成本 (1)无形资产的摊销范围 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 【小新点】使用寿命有限——摊销,不确定——不摊销。 (2)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常其残值视为零(特殊情形除外,课本已删) 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成本-预计残值-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3)无形资产的摊销期和摊销方法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小新点】有头无尾(判断) 【链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掐头不去尾。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即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小新点】无形资产摊销方法选择:无法确定实现方式——直线法(判断) 4.出售和报废无形资产 企业出售无形资产,应将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 差额=出售取得的价款-账面价值-出售相关税费 如果无形资产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例如,某项无形资产已被其他新技术所替代或超过法律保护期,该资产不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企业应将其报废并予以转销,其账面价值转入当期损益。 借:银行存款 累计摊销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有的话)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差额:资产处置损益(主动处置) 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报废) 5.无形资产的减值 无形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时,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企业应当将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账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提示】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链接】固定资产不可转回,存货可以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