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21年中级会计开考只剩余2个月时间,很多同学在备考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尤其在对于《经济法》科目的学习,方向也比较迷茫。下面深空网着重讲解经济法侧重点内容,帮助大家理清思路。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中级经济法》科目特点:经济法知识点多、杂、细、枯燥。1、经济法要求精确记忆,模模糊糊、一知半解是不足以应对考试的;2、教材内容繁杂而细碎,需要花时间下功夫过记忆关!3、题目有一定的运用性,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不是直接背诵一个数字、一个词就能解决的。《中级经济法》教材知识侧重点《经济法》教材可分三大部分,各部分学习要点:1、第一部分:公司法属于重点内容,合伙企业也是考试中的常客,注意普通合伙与有限合伙的区分。2、第二部分:税法要注意题目的练习,提高计算的准确性;第四章的票据以及第六、七章的税法属于主观题的常客,其余以客观题考察形式为主。3、第三部分:第五章的合同法和部分担保法的知识是主观题常客,学习中应予以重视,本章难度不大,贴近生活,便于理解。学习建议1、学习计划要清晰中级会计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为自己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有计划有一个方向,该方向是明确的,只有当学习更多的动力来养成每天的学习计划,并坚持下去,不仅在备考拖拖拉拉,迟迟不备考的过程!2、重视教材在中级会计师考试准备课程,这是不可能放弃,辅导教材中级会计是学习的基础,知识非常全面,辅导及辅导用书,我们可以加快吸收知识的理解,本书的经验教训组合最好的学习方法。
预提所得税这个名词可能大家很少见,一般是会发生在境外的企业会涉及到的问题,考试时也会经常考到,我们今天就来说说预提所得税这个知识点,和深空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预提所得税征税对象一般是没有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在我国的境内取得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一般采取源泉征收的办法,一般是以支付所得的单位为扣缴义务人,从每次支付的款项中代扣代缴,根据国发[2000]37号规定,预提所得税的税率为10%。(二)案例分析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甲从中国境内的乙企业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为200万元,并且向乙企业转让在境内的一处房产,取得了转让收入600万元,房产的净值为520万元,假如不考虑其他的税费问题,那么乙企业应该代扣甲企业的预提所得税为多少万元?解析:1、这道题主要是考察预提所得税的知识点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和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应该以全额作为应纳税的所得额,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应该以收入的全额减去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3、乙企业代扣甲企业的预提所得税为=(200+600—520)*10%=28万元(三)在什么情况下预提所得税?当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在我国的境内取得的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时,在我国境内发生这类所得的时候,这类所得的取得者就为纳税义务人,就要缴纳预提所得税。
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里,《经济法》可是一门难度最低的科目,不过还是有一些同学不清楚该如何去学习《经济法》,那么《经济法》考察些什么内容?我们来看看吧。中级会计《经济法》基本情况介绍中级《经济法》和其他两个科目是不一样的,客观题占到了70%,主观题占30%。所以,要把精力放在客观题多一些。经济法考试的特点是,考察的深度并没有很深,但考察的面是比较大的。中级《经济法》的8章内容,每个章节特点,学习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结合章节特点安排复习。《经济法》主观题应对技巧:1、税法部分的主观题(1)两种类型的题目∶计算型、改错型。(2)大量习题演练,注意积累类型题。(3)注意细节,避免惯性思维,适当关注理由表述。2、经济法部分的主观题(1)读得懂案情,写得出理由。(2)答题要求《经济法》通关攻略1.通读《经济法》试题涉及的考点众多,要求考生复习要全面,对《经济法》的教材至少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1-2遍,再结合上财名师VIP班中的高频考点习题课程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2.精读对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必须牢记并加深理解。我们必须清楚这一点:80%的重要考点集中在教材20%的篇幅里。所以,大家应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3.保证做题的质量每做完一题,都应该总结一下,这个题目涉及了哪些考点,哪些考点是自己已经会的,哪些考点是自己通过这个题目新学到的,这些考点自己是否会举一反三,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