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考完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分数,很多考生会选择在出考场后进项估分,下面提出了几条会计考试的估分方法,如果实际成绩和自己预估的分差较大,后期是可以进行复核的。
1、估分表格
初级会计考试各试题的分数并不相同,有的题目分值较高,比如不定项选择,也有的题目答错会倒扣分,比如判断题。如果只关注对错,而不将试题分门别类的话,同学们是很难得出客观结论的,建议大家在估分前可以先制作一张表格,将题型题量与分值先罗列清楚,然后再一项一项的计算。
2、参考答案
由于初级会计考试官方并不提供原题和答案,所以建议通过自己和其他考生的回忆,尽量拼凑出自己答过的题目。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某些非正规渠道上所谓的答案与真题并不可靠,想要准确估分,同学们最好关注一下正规的会计培训机构。
3、成绩查询
无论同学们预测出怎样的结果,最终能决定我们成败的,还是官方发布的成绩。不过按照心理学规律,同学们的估分通常都会低于实际成绩,所以估分状况不太理想的同学现在也不要着急,成绩发表后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当然,如果公布后的成绩与自己预测的相差巨大,同学们也可以要求成绩复查,防止有漏判、漏核的情况出现。
据通知,2021年6月15日前,在“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上分别公布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成绩。
会计出分后,若与自己预想的差距较大,财政部考试中心会在一段时期内把收到的需要符合成绩的考生名单,进行集中的试卷复查工作,并作出结果通知。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区都支持成绩复核的,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财政或者考试部门。
(1)携带资料:考生需携带本人准考证、身份证原件。
(2)受理时间:一般是一个月左右,具体时间范围各地财政局或者考试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规定。
(3)试卷复查:考试中心将安排专门人员对相关试卷进行复查,并将复查结果通知各单位改办。
(4)结果通知:复查结果会在受理日期之后一个月左右通知到考生本人。(具体情况需要咨询当地财政或者人事部门)。
初级会计估分50多分还是有希望的,初级会计提分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一、理解背诵:
1、从小到大的学习,都离不开背诵,小学时的背课文,中学时的背课文,高中时的背课文,即便是理工科,深入探索之前也都需要进行大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背诵,可以说理解背诵是最好的老师,它能让我们夯实基础。
2、比如收入费用利润的知识,总是不会计算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综合收益总额,那么索性把利润表背下来,从营业收入开始,经过一系列加减,最后得到综合收益总额,这就一劳永逸的解决关于收入费用利润等有关于利润表的疑惑了,以后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化下去。
二、把握四六原则:
1、四六原则就是40%的章节是关键的,60%是普通的,需要用60%的精力去解决40%的关键问题,然后用40%的精力去解决60%的普通问题,这样才能收获最大的效果。
2、备考初级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已经全面复习完第一阶段,那么接下来的巩固复习阶段就可以采用这个原则,用更多的精力去解决最有困难的知识点,这样的效率效果是最好的,提分也会更加快速。
3、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虽然有60%的章节是普通的,但是教材篇幅本身已经缩减,需要耗费的时间也不是很多,所以也不能放弃,毕竟这只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本身就只是整个会计体系的基础阶段,所以透彻的理解还是很必须的,分数合计也不是很低,所以仍然需要投入40%的精力。
三、切实把握新增章节内容:
1、《初级会计实务》新增的内容很多,包括会计概述,货币的时间价值,管理会计理论,对于新增的内容应该把握好,因为新增所以不会很难,都是些比较基础的内容。
2、比如会计概述本身就是《基础会计》的浓缩版精华版,只要基础打好了,足够的习题训练就能够解决问题。
建议估分的话比及格分数高个20分左右,这样过的概率会大一些。
初级会计考试考两门科目:《经济法基础》和《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实务》主要是考查文字记忆性内容和计算性内容,相对经济法来说难度偏大,对考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是学习《经济法基础》的奠基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相对较难,有三分之二的分数需要核算,这部分内容出题的灵活性很大,主要测试考生进行会计核算基本业务的处理能力,有可能是整个考试里面的拦路虎。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实务难,考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考生需要关注每年教材变化内容,这部分往往是考试重难点。
《经济法基础》知识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测试考生对与会计核算相关的基本法规的掌握程度。但由于它在整个初级会计考试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必然要求大家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因此考试时可能难度要加大,虽然教材内容不是很多,但每次考试都使大家感到很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