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1. 级别管辖: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2、地域管辖: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等。二、知识点对应例题例题·单选题 甲、乙因某不动产发生纠纷,甲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其选择诉讼管辖法院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甲只能向甲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B.甲只能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C.甲只能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D.甲可以选择向乙住所地或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解析:选C。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利润=收入-费用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
在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会涉及到很多计算问题,熟练运用公式是必须的,但记忆公式又是让很多人头疼的部分。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实用的计算公式,希望大家在解答计算类题目时能自如运用。一、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二、扩展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资产类、成本类、费用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三、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一)发生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合计(二)余额试算平衡:全部账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四、完工产品的计算公式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期末在产品成本五、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应交消费品的销售额×消费税税率应交城建税=(当期的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税率六、资产负债表公式一)根据若干个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二)根据有关总账所属的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计算填列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账款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预付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三)根据有关总账及其明细账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债券-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的应付债券四)根据有关资产类账户与其备抵账户抵消后的净额填列1、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应收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预收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2、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应付账款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坏账准备3、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坏账准备4、应收利息=应收利息-坏账准备5、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6、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8、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9、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包括待安装设备价值、工程用材料、工程用人员工资费用之和)五)综合运用上述填列方法分析填列“存货”根据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生产成本等科目的余额-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后的净额填列七、利润表公式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八、计提折旧方法一)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二)工作量法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率)〕÷预计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预计工作量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到期前两年内平均摊销=(年末净面价值-净残值)÷2四)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各年的折旧率=(固定资产各年初尚可使用年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各年数字之和)×100%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十、企业利润分配可供分配的利润=净利润(或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其他转入的金额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分配的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