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需要的公式经济法

feion1992024-07-24  4

一、初级会计考试经济法基础知识点1. 级别管辖:大多数民事案件均归基层法院管辖;2、地域管辖:地域管辖又分为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专属管辖等。二、知识点对应例题例题·单选题 甲、乙因某不动产发生纠纷,甲欲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其选择诉讼管辖法院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甲只能向甲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B.甲只能向乙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C.甲只能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D.甲可以选择向乙住所地或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解析:选C。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应向该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利润=收入-费用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2018年初级会计师《经济法基础》考点:双倍余额递减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 (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每年各月折旧额根据年折旧额除以12来计算。

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2016年6月购进设备一台,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万元,预计可使用年限为5年。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2017年应计提折旧额为(  )万元。

【答案】B

【解析】第一个折旧年度的折旧[]=100×2÷5=40(万元);

第二个折旧年度的折旧[]=(100-40)×2÷5=24(万元);

2017年应计提折旧额=40×6÷12+24÷12×6=32(万元)。

年数总和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 (又称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年数总和法计算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6年7月5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600万元,增值税102万元,以上款项以支票支付。安装过程中领用本公司原材料80万元,该设备2016年8月8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车间使用。该固定资产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同时对该固定资产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2017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答案】C

【解析】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00+80=680(万元);固定资产应当在2016年9月开始计提折旧。第一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680×(1-5%)×5÷15=(万元)。第二个折旧年度[]应计提的折旧额=680×(1-5%)×4÷15=(万元)。2017年应当计提的折旧额=×8÷12+×4÷12=(万元)。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2月31日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一台,当日投入使用。该设备价款为36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该设备2016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答案】B

【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机器设备等的增值税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固定资产入账价值是36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2016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360×5/(1+2+3+4+5)=120(万元)。

【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然现象(自然事件、绝对事件): 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生、老、病、死及意外事故。

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相对事件):

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法律事件的出现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法律行为 (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

行为是否法(合法和违法)、行为表现形式(积极和消极)

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和非表示),非表示(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

主体意思表示(单方和多方),单方(遗嘱、行政命令)

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要式和非要式)

主体实际参与与行为状态(自主和代理)

是否存在对行给付(有偿和无偿)

法律行为间的依存关系(主法律和从法律)买卖和保证合同。

【2】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劳务报酬所得

1.税目——“出版、发表”取得的所得。

关于报纸、杂志、出版等单位职员在“本单位”刊物上发表作品的征税总结:

【简化记忆】除报社、杂志社的记者编辑外,其他人出版、发表作品都按稿酬所得计税。

2.应纳税额计算

(1)计税方法:按次计征

关于次的规定:

出版、加印算一次;再版算一次;连载算一次;分次支付合并计税。

(2)税率:20%

【注意】稿酬所得,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3)计税依据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20%

(4)计税公式

①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14%;

②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14%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6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