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中级职称与退休工资是挂钩的,当然要求在退休前被聘用,不然即使取得了中级职称没有被聘任,也是不能套用中级职称工资来享受相应退休待遇的。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第一条 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会计中级证书退休后有用。职称并不是只有在职的时候有用,实际上即使退休了,职称也是有作用。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能力的体现,对于退休工资也是有一定影响的。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是由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能力、业绩进行评价和认定后,赋于的资格,而且具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职称对于退休工资也是有影响的,很多地方在近几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时,都会对在办理退休手续前获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且被实际聘用的企业退休人员,在普调基本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另行增发一定数额的基本养老金。
首先,中级职称证与退休后的养老金没有任何关系,但聘任后所拿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岗位工资与退休后的养老金有着直接关系。我们知道,作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光评上职称不行,一定要使自己评上的职称被单位聘上才行,只有评聘结合才可以享受所聘职称的岗位工资待遇。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缴费年限x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内养老金储存额÷计发月数。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参保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储存额是两个重要因素,而缴费指数就是参保人的工资总额。一个具有中级职称岗位工资的参保人,岗位工资越高,其总工资额就越高,而总工资额越高,缴费工资就高,缴费工资越高个人账户内的养老金储存额就高,计算的养老金就会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