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中级会计职称考情解析

feion1992024-07-24  6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共包括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3科,考生需在两年内通过才可取得证书,那么这三科难度怎么样?有哪些答题技巧?中级会计考试各科难易度解析中级会计实务根据历年的考试情况,《中级会计实务》是考生们一致公认难度最高、最难考的考试科目,因为该科目涉及的考点内容范围比较广、综合性较强,因为考生们往往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考,在备考时,建议考生们合理分配好相应的备考时间。财务管理在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财务管理》科目的难度仅次于《中级会计实务》,因为该科目涉及比较多计算的考题、计算量比较大,所以往往会难倒不少考生。不过大家也无需过分担忧,财务管理科目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都比较突出,考生在备考时只要能够掌握这些重点内容,基本上问题不大。经济法综合来说,中级会计职称科目难度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也就是说经济法是三个科目中难度最低的科目,教材上基本都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考生只需要熟记好这些法律条文,做到从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一般可以轻松通关经济法科目。中级会计考试答题技巧分享1.审题清晰通常来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客观题难度并不算很高,重点以基础类考点为主,值得注意的是,要想提高做题正确率,考生必须要认认真真审清楚题目意思,通过平时的做题练习,来锻炼培养自己的审题技巧,清晰知道题目的意思,通过排除法缩小范围,可大大提高客观题的正确率。2.抓住题干的关键点在解答中级会计主观题时,考生也需要清晰理解题目的意思,可以通过抓住题干的关键点来清楚知道考点方向。中级会计考试的主观题,主要考察的是考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考生在作答时,应按照题目意思将考核的知识点、注意因素等有针对性性的答题。做到不偏离题目的方向,这样才能拿得到拿高分。

很快要到2021年中级会计考试了,与初级会计考试相比,中级会计职称三科都存在一定难度的,在同学们备考的同时,接下来深空网就跟大家做一个三科的考情分析,希望有所帮助。一、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考查重点也是非常突出的,我们熟知的长投、收入、金融资产与金融负债等内容占比还是比较高的。从历届考试情况看,这些重点内容都有出现过在主观题上,深空网建议大家在平时备考中需要有意识的多做主观题,毕竟中级会计主观题的分值可是达到了55分,甚至直接决定能否通过考试。二、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考试试题主观题的分数占45分,此外客观题中也会有少量计算,部分考生由于只看书复习,动手解题练习少,运用公式不熟练或计算能力差,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考生在牢固、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归纳,分题型加强练习,尤其是对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要做到有所准备。看到题目,能快捷地作出判断和处理,这是能否通过这门考试的关键。计算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实务操作能力,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时,熟记公式和例题,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都要弄懂弄会,真正理解并能熟练灵活运用。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平时一定要多做练习。三、经济法从三科难度来看,经济法是难度最小的,唯一的难点就是需要背诵的法条太多,对考生的记忆力要求比较高。从老师们的考情分析来看,2021年经济法重点依然不会有太大变化。1、企业所得税(扣除比例、优惠税率等依旧会是考查点);2、增值税(特殊销售方式中销项税额的确定、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押金和租金的处理等);3、票据法(背书、相对记载事项;各类票据的提示承兑的时间;支票授权补记事项等);4、合同法(合同抗辩权、抵押权的设立、标的物毁损、灭失风险承担的一般原则等);5、公司法(股东出资:不得作为出资形式的;有限公司的设立条件;抽逃出资责任等);

虽说2021年中级会计考试报名时间暂未公布,不过已经有考生提前为明年中级考试做好准备了,根据考生反馈,《中级会计实务》是中级会计考试中难度最大的科目,对此深空网就跟大家详细讲解下该科目特点。一、科目特点从每年的考试情况及学员反馈来看,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算是属于中级会计考试中难度最大、内容最多的一科。其特点在于经济业务盘根错节、综合性强,会计分录较多容易让学员焦头烂额。二、考情分析虽然中级会计实务从其章节分布、知识脉络上来看确实错综复杂,但从近年的真题来看,中级会计实务考试从整体上侧重于考生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基础业务处理能力的考核。一切的困难都是纸老虎,所以考生只要是掌握好基础的业务处理和理论知识应对考试绰绰有余。三、复习技巧1.重理解。一般来说单选题相对简单基础,多选题在于积累和理解,而判断题就需要相当谨慎。考试并没有想象的难。但在复习阶段,不可掉以轻心,应踏实备考,善于总结归纳。2.重基础。紧扣教材复习备考,教材是圣经、是根本,考生应较多的时间去熟读、精读教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重习题。建议考生在掌握教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选择一本靠谱的辅导书(东奥轻松过关系列)做一些经典习题,巩固基础、开拓视野。4.重计划。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备考时间。做好详细的复习计划并严格实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对待考试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55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