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企事业单位,中级会计师的认可度比注册会计师高,这是为什么呢?特别是财政部发布了相应的通知之后,会计人要炸锅了,中级怎么可能等同于注会呢?考试的难度什么都不一样,重合的科目还互免,那这样子注册的含金量不是降低了吗,辛苦考的注会证难道要重蹈会从的覆辙吗?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一)中级会计和注会的重合科目互免?年初财政部发布的一项有关于会计人员的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里说明:在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考试之间减少一些重复的考试科目,打通各类考试的评审和衔接。这意见一出,很多会计人就觉得,中级会计的难度和注册会计师根本就不是一个难度的,还互免,那这样子还考什么CPA啊,考试难度、考生付出的精力时间、包括最直接的考试费用都不是对等的,在财政部发出指导意见后,各省市发出了会计职称改革的措施,大家接着往下看。(二)各省市出台的有关职称改革的措施广东省:把CPA视同中级,但不能凭CPA直接领取中级证书;而且这里的注册会计师指的是执业会计师,非执业的会计师不算在内。湖北省的政策和广东省相差无几;河南省直接把符合条件的注册会计师认定为高级会计师;上海的条件就严苛一些:1、已注册成为执业会计师;2、执业满10年;3、10年后继续执业或者转为非执业会员;4、考下中级会计证书。只有同时满足以上四个条件,才可以参加高级会计职称的评审,如果不符合,只能通过考试考取。综上,可能之后还会有新的改革制度的变化,各位考生还是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考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吧。
注册会计师CPA被称为财会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考过了CPA的会计人,是不是就可以“自动兼容”中级会计职称呢?考了CPA需不需要考中级考不考中级,还是要看个人的职业需求,有CPA证书并不能代替中级会计职称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属于执业资格类证书,中级会计职称证书属于职称类证书,一些企业还是非常看重职称类证书的,直接影响到升职加薪。注册会计师的发展分为执业路线和非执业路线,走执业路线,一直在事务所工作的话,职称类证书是可以不用考的,但是如果你之后打算做企业的会计,转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那职称类证书还是需要考的。两证书都考才是明智选择CPA的报名条件要求较低,许多持证人比较年轻,理论知识是有了,但实战经验缺乏。而不同于CPA的报名,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有明确的工作年限要求,取得中级证的会计人也更有实战经验,这一点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因此我们常常在招聘要求中看到“持有中级会计职称证”这一要求。一些企业会采用职称认定方式,在同级别会计岗位,持有中级会计职称证的员工每月多几百上千元不等的工资,也就是说拿下中级证书等于涨工资。很多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拥有中级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证两个证书,既了解企业会计流程和内容,又有审计知识,这样的人才在职场的竞争力就会更加明显。
CPA是最高证书 考了CPA,就不用再考中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