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目前正在试点阶段,将相关的政策解读放在下面。
试点纳税人购进初级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列入试点的货物,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可按照投入产出法、成本法和参照法三种方法核定进项税额。
核定扣除的核心是以销售产品耗用的农产品数量为核心来核定进项税额,本质上属于“实耗法”。在此种抵扣方式下,农产品进项税额一般不会出现留抵税额情形,也不会出现前期缴税,后期留抵情况,企业税负较为均衡。
在核定进项税额时,扣除率均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即销售货物适用税率为17%,则扣除率亦为17%;销售货物适用税率为13%,则扣除率亦为13%。
扩展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
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3%:
1、粮食、食用植物油;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纳税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称应税劳务),税率为17%。
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法院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 #注会# 导语】在每一次发奋努力之后,必然有加倍的奖赏等待着我们。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拿到注册税法师证书绝对没问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祝大家备考顺利! 【内容导航】 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所属章节】 第二章增值税法 【知识点】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一般纳税人税额计算——全面考虑各项规定 二、应纳税额计算的其他问题 (一)销项税额的时间限定——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结合第十节,后面详细讲) 对销售货物而言: 1.直接收款方式销售:收到销售款或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的当天; 2.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销售: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无书面合同的或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4.预收货款方式销售:一般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5.委托他人代销货物: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的时间限定 (新增)1.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一般纳税人取得增值税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下同)后,可以自愿使用增值税发票选择确认平台查询、选择用于申报抵扣、出口退税或者代办退税的增值税发票信息。 2.一般纳税人取得的海关缴款书,应在开具之日起3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海关完税凭证抵扣清单》(电子数据)申请稽核比对——先比对、后抵扣。 (三)未按规定期限申报抵扣增值税扣税凭证的处理办法:不得作为合法的增值税扣税凭证,不得进行进项税额抵扣 (四)进项税额不足抵扣的处理:结转下期继续抵扣 (五)扣减发生期进项税额的规定:进项税额转出 (六)销货退回或折让、中止的税务处理:销售方冲减销项税额,购货方冲减进项税额 (七)一般纳税人注销时进项税额的处理 一般纳税人注销或取消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资格,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其存货不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其留抵税额也不予以退税。 三、跨县(市、区)建筑服务增值税征管 根据《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总局公告2016年第17号)。 (一)适用范围: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在其机构所在地以外的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 向建筑服务发生地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向自己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预缴税款和申报纳税(缴纳税款) 【解析1】计税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款。P63 【解析2】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注明的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建筑工程项目,即老项目,可以选择简易计税方法。 (三)纳税人差额计税应取得下列凭证 1.从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4月30日前开具的建筑业营业税发票,可在2016年6月30日前可作为预缴税款的扣除凭证。 2.从分包方取得的2016年5月1日后开具的,备注栏注明建筑服务发生地所在县(市、区)、项目名称的增值税发票。 3.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凭证。 (四)关于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不能自行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可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其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 (五)其他问题 1.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可以在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抵减不完的,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2.应当预缴之月起超过6个月没有预缴税款的,由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管 根据《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总局公告2016年第18号)。 (一)适用范围:房企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包括土地开发和房屋开发) (二)一般纳税人征收管理 1.一般计税方法(10%):房地产新项目 (1)销售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1+10%)P63 【解析】公式中“支付的土地价款”,是指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或受政府委托收取土地价款的单位直接支付的土地价款。 当期允许扣除的土地价款=支付的土地价款×(当期销售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房地产项目可供销售建筑面积) (2)进项税额: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执行进项税额分期抵扣政策,其进项税额可一次性抵扣。(如购买设计服务、建筑服务等) (3)预缴税款:一般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2.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5%):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 销售额为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得扣除对应的土地价款。P63 3.发票开具 自行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其他个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管理 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无论新项目还是老项目),都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1.预缴税款:小规模纳税人采取预收款方式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应在收到预收款时按照3%的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2.小规模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1)自行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2)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3)向其他个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得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五、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 根据《纳税人转让不动产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4号): 一般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 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 个人转让其购买的住房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包括以直接购买、接受捐赠、接受投资入股、自建以及抵债等各种形式取得的不动产。 2.不适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 (二)计税方法及应纳税额计算 1.一般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 (1)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选择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①不是自建项目: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按5%的预征率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②是自建项目: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5%的预征率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一般纳税人面对老项目选择一般计税方法】 (2)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选择简易计税方法[P56第19条+P53第(2)条] ①不是自建项目: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5%计算税额向不动产所在地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②是自建项目: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5%计算税额向不动产所在地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一般纳税人面对老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 【注释】转让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以下相同)。 (3)2016年5月1日后取得——适用一般计税方法 ①不是自建项目: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不动产购置原价或者取得不动产时的作价后的余额,按5%的预征率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②是自建项目:纳税人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按5%的预征率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一般纳税人面对新项目适用一般计税方法】和【一般纳税人面对老项目选择一般计税方法】一模一样 2.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按5%征收率 除其他个人之外的小规模纳税人,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3.个人(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转让其购买的住房 个体工商户向住房所在地的税务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其他个人向住房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4.其他个人以外的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 向不动产所在地税务机关——预缴税款 向自己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5.其他个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按照上述第4条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并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第4条规定的计算方法在讲解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规定中有提到,此处不再赘述) (三)差额计税的合法有效凭证 1.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 2.法院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仲裁裁决书、公证债权文书。 3.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凭证。 【特殊】纳税人转让不动产,按照有关规定差额缴纳增值税的,如因丢失等原因无法提供取得不动产时的发票,可向税务机关提供其他能证明契税计税金额的完税凭证等资料,进行差额扣除。 同时保留取得不动产时的发票和其他能证明契税计税金额的完税凭证等资料的,应当凭发票进行差额扣除。 (四)发票的开具 1.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不能自行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可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 2.纳税人向其他个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不得开具或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五)其他问题 1.纳税人转让其取得的不动产,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增值税税款,可以在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抵减不完的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2.纳税人以预缴税款抵减应纳税额,应以完税凭证作为合法有效凭证。 六、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征管 根据《纳税人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总局公告2016年第16号)。 (一)适用范围 1.适用于:纳税人出租取得的不动产。 取得的不动产,包括以直接购买、接受捐赠、接受投资入股、自建以及抵债等形式取得的不动产。 【注释】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适用下列政策。 2.不适用于:纳税人提供道路通行服务。 (二)计税方法和应纳增值税计算 1.一般纳税人出租不动产 (1)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纳税人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纳税人应按照3%的预征率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10%)×3% 【提示】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也可选择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税。 (2)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纳税人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5% 2.小规模纳税人出租不动产 纳税人出租的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应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1)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出租不动产(不含个体工商户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5% (2)个体工商户出租住房,按照5%的征收率减按计算应纳税额。 应预缴税款=含税销售额÷(1+5%)× 3.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1)出租不动产——非住房: 应纳税款=含税销售额÷(1+5%)×5% (2)出租住房: 应纳税款=含税销售额÷(1+5%)× ========== (三)预缴与申报 1.纳税人不动产的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在同一县(市、区),纳税人应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2.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出租不动产,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的增值税款,可以在当期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抵减不完的,结转下期继续抵减。纳税人以预缴税款抵减应纳税额,应以完税凭证作为合法有效凭证。 (四)发票的开具 1.可以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 (1)小规模纳税人中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出租不动产,不能自行开具增值税发票的,可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 (2)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可向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增值税发票。 2.不得开具或申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纳税人向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
【 #注会# 导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祝大家备考顺利! 【内容导航】 应纳税额的计算 【所属章节】 第三章消费税法 【知识点】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生产销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一、直接对外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直接对外销售应税消费品涉及三种计算方法: 1.从价定率计算。 在从价定率计算方法下,应纳消费税额等于销售额乘以适用税率。 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比例税率 2.从量定额计算。 在从量定额计算方法下,应纳税额等于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乘以单位税额。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算。 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只有卷烟、白酒采用复合计算方法。 基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定额税率+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 二、自产自用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提示】本处所讲香水精及香水默认为高档化妆品。 1.用于本企业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移送时不缴纳消费税。 2.用于其他方面:于移送使用时纳税。 (1)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和在建工程; (2)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 (3)提供劳务; (4)馈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 特别注意:用于必要的生产经营过程,不征收消费税。 某企业将自产的黄酒移送生产调味料酒,因调味料酒不是应税消费品,因此所耗用的应税消费品黄酒在移送使用时视同销售缴纳消费税(但此时不缴纳增值税),以后生产的非应税消费品调味料酒在销售时只缴纳增值税,不缴纳消费税。 3.组成计税价格及税额计算 纳税人自产自用的应税消费品,凡用于生产非应税消费品、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机构、提供劳务、馈赠、赞助、集资、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的,应当纳税。具体分以下两种情况: (1)按纳税人生产的同类消费品的售价计税; (2)无同类消费品售价的,按组成计税价格计税。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消费税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