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CPA是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的英文缩写,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等。
考试方式: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化考试(简称机考)方式。即,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案。考试范围由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在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确定。
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免试条件: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包括学校及科研单位中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称者),可以申请免予专业阶段考试1个专长科目的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PA
报考CPA需要通过四门考试,分别是《财务会计》、《经济法基础》、《管理会计》、《审计学》。
1、《财务会计》:是CPA考试中的核心课程,主要考察考生在财务会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如会计准则、报表编制、会计核算等。
2、《经济法基础》:主要考察考生对经济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如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等。
3、《管理会计》:主要考察考生在管理会计、成本核算、预算编制、绩效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审计学》:主要考察考生在审计理论、审计程序、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cpa报名条件:
1、具有中国国籍,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等专科学校在校生以上学历。
3、具有经过国家教育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证的会计或非会计专业学历,或具有其他国家或地区认可的会计或非会计专业学历。
4、具有从事会计或相关工作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5、未受过刑事处罚或行政处罚。
6、其他相关要求,如身体健康、诚信守法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省份的具体报名条件可能存在差异,应以当地招生单位的要求为准。同时,报名时需要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学历证书、工作经验证明等。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共有七门,专业阶段分为6门科目:《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注会考试成绩多少分合格?1、注册会计师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2、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各科的成绩有效期为5年,考生需要在连续五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如果成绩有效期过了的话,就需要重新参加考试。只有通过了专业阶段才能够去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3、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考试需要在同一年通过,但没有时间限制要求。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长1、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中,《会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80分钟;《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20分钟;《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50分钟。2、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科目的考试时长为210分钟。注册会计师报考科目搭配1、会计+税法会计是所有考试科目的基础,税法与它的关联度最大,两者在某些章节相辅相成,同时备考花费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也会比较少,但是会计和税法都比较偏重计算,需大量练习,对于某些偏文科的考生来说,需要越过计算关。2、审计+战略审计中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战略中的内控的内容高度吻合,审计的逻辑也与战略的逻辑很相通,但是审计刚开始学难度会非常大,而且会让人感觉逻辑不清,可能会影响到最后战略的备考。3、财管+经济法财管和经济法也是中级职称考试的3个科目,对于又考中级又考注会的人来说,是一种比较恰当的搭配,但是对于0基础考生来说,这3科难度有点大,且关联度不高,适合既想考中级又想考注会的考生,或者已通过中级,准备备考注会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