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题库有多少套

feion1992024-07-24  3

会计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光看书没有用,即使看懂一些理论知识,实际工作还是用处不大。初学阶段,最好先学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教材,把会计上岗证考出来。然后到社会上报一种真帐实练的培训班。一般那些记账公司有这种形式的培训班。经过这两个过程,基本可以去企业做会计了。书籍推荐: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初级)教材会计专业资格考试(中级)教材其他书籍最好不要乱看,不权威,这些教材都是按照最新会计准则、指南、讲解原文编写,有参考性。其他某某教授编的个人的话比较多,属理论探讨,不适合初学入门。

会计初学者需要看的书具体如下:会计初级要看官方教材,指考试科目对应的教材,包括《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科目,会计考试用书一般依据会计考试的标准编制,可以系统反映当年会计考试不同知识点的考试内容以及重点难点。初级会计考试采用无纸化形式,考试总时长为180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其中,《经济法基础》考试时长为75分钟,《初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长为105分钟。两门科目考试题型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均属于客观题。

《初级会计学》作业答案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参考答案: 11. D 12. C 13. D 15. A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分,共2题)1、账户的基本结构与记录规则是什么?答案要点:账户类别 借方记录 贷方记录 余额资产 增加 减少 借方负债 减少 增加 贷方资本 减少 增加 贷方收入 转销 实现 无(结账前:贷方)费用 发生 转销 无(结账前:借方)损益 当期费用结转净利 当期收入结转净损 无2、企业基本的会计报表要素是什么?答案要点:(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如何理解会计与经济管理的关系? 答案要点: 经济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配置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使之耗用适度,来源充分。管理之所以需要,归根到底是由于资源不足这一最基本的经济原因,以资源配置为其基本内容的经济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经济管理的核心在于合理配置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使之耗用适度,来源充分。 经济管理中需要解决好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必须准确掌握有限资源的数量及其增减变化和来龙去脉,即通常所说的“心中有数”,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以达到尽可能有效地取得更多资源的目的。这与会计结下了不解之源,也客观决定了经济管理离不开以综合数量计算为其基本方法的会计。 会计在经济管理中作为一个专门的经济信息系统而发挥作用。由于经济发展的最主要成果和标志之一,是必然直接导致资源即财富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多,因此人们普遍认识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事实上,现代经济与古代甚至原始经济比较更离不开会计,经济发达国家里会计受重视的程度一般总是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欠发达国家。 作为一个专门信息系统,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会计作为一个专门以货币数量形式即金额反映客观经济过程、状况、关系和效果的信息系统,对于处于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中的现代企业和其他组织来说,其在经济管理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如果能正确而有效的利用,可以在改善财务状况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起积极作用。但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同时存在其作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会计本身的局限性——其作用仅在于反映而不可能直接影响或改变客观的经济过程、经济状况等事实。 2.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诚实品德并保持客观、公正和无偏见的立场。 这意味着不能给会计人员以权力来改变其所反映的客观经济过程,并且不应该要求会计人员对其所反映的客观经济过程的后果承担责任。客观上需要为会计人员创造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如果该环境影响了会计人员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话,其所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就会受到影响。 3.会计信息的局限性——货币性的数量信息。 客观经济情况的数量只有以货币来衡量时,才是会计反映的内容。 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经济管理中忽视会计、会计人员与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是不适当的,但过分夸大其作用也是不适当的。并且,即使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公允,但使用这些资料的企业管理者等如果缺乏必要的会计知识,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2、论述会计循环的基本环节与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会计循环(accounting cycle):在一个会计期间按一定步骤进行并完成的全部会计业务程序。企业经营过程中该程序周而复始不断重复,故称会计循环。每一会计循环包括如下各项前后衔接顺次进行的主要会计业务连续而成: 1.将发生的每一件会计事项,及时以分录形式顺次登记在日记账上(Journal Entry)。 2.根据日记账上的分录,登记分类账(过账Posting)。 3.根据分类账账户余额编制试算表(Trial Balance),进行试算检验。 4.期终时在日记账上做必要的调整分录,并过入分类账相关账户。 5.编制“调整后试算表”(Adjusted Trial Balance),试算检验调整后的余额。 6.根据经调整并试算平衡后的分类账账户余额编制当期的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 7.在日记账上做结账分录(Closing Entries)并过账,将各收入和费用账户全部结转损益汇总账户,然后进一步将损益汇总账户的余额结转相应的资本账户。 8.编制结账后试算表(Post-closing Trial Balance),检验结账后各账户的余额合计数是否借贷双方相等(损益表账户无余额)。

想学习会计,看考会计初级职称的考试教材。再看考会计中级职称的教材。很系统,很全面,很清楚,其他教材容易误导你。会计知识更新很快,只有职称考试的教材才能跟上变化。干会计需要有会计证,考会计证有专门的教材,也可以看看,财政局会计科有卖。不过知识太浅了。为考证而学,实用价值不大。首先背熟。不理解也要背下来,然后逐一琢磨,理解。背熟会计科目核算内容,参照有关分录,尽量多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多参加审计、查帐之类的工作,向别人学习经验。多看会计、财务、税务方面的杂志、报纸,学习案例和技巧多看书,多问,多用脑,拓宽经济类知识面,了解会计分录中的业务内容和流程。记住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注意会计科目分类:资产、成本、费用类的借方表增加,贷方表减少。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利润类的借方表减少,贷方表增加。报表方面和试算平衡方面注意平衡算式:“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要勤,多学、多问、多练。1)首先从会计科目入手,背熟科目核算内容,2)学习记账规则和记帐流程,学习会计制度,学习基础知识,3)多练,多积累实际经验4)及时了解各种财税政策,拓宽知识面5)注意灵活运用,逐步做到精准核算,合理避税。 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分为三科,分别是《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与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各科试卷满分为100分,合格分数线为60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与实务》为笔试,《初级会计电算化》为上机考试。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设《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个科目。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设《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48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