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企业合并理解

feion1992024-07-24  4

同一控制——控股合并 1.概述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因为是集团内部的合并,所以强调的是一个账面价值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内部交易。从集团的角度理解,集团内部的企业合并并没有增加集团的总体价值,那么资产、负债强调一个账面价值是符合集团会计处理精神的。   所以对于控股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是按照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入账;而对于吸收合并而言按照资产、负债等的账面价值入账。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合并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相关税费等计入企业当期损益;如果是发行债券、股票等方式发生的相关税费,影响的是债券和股票的初始入账价值,不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2.初始计量原则   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取得被合并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入账,也就是内部交易不增加集团的可辨认净资产。   合并方付出的非货币性资产按照账面价值结转,产生的相关税费确认为合并成本,但不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为合并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当期损益;为发行债券、股票发生的税费作为发行债券、股票的初始入账金额的调整处理,不影响企业的合并成本,债券、股票的相关交易费用影响的是债券利息调整和股票形成的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初始计量会计处理   例题1、正保公司07年初投资集团内乙公司取得80%股权,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为1500万。正保公司为合并付出银行存款500万;发行债券500万,当日债券公允价值450万,支付相关税费50万;定向发行股票面值150万,公允价值300万,支付相关税费50万;另外正保公司为企业合并支付评估费等相关税费100万。分录如下: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1500×80%=1200万;企业合并成本=500+450+300=1250万: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0     管理费用 1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00     贷:银行存款 700       应付债券-面值 500       股本 15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 4.合并日合并报表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日编制合并报表首先要对于取得被合并方账面留存收益的份额调整合并方的资本公积,也就是把资本公积还原为留存收益。   另外对于合并日之前的合并双方的交易要按照内部交易来处理,分录的编制类似于合并报表时候编制的内部交易抵消分录。合并报表的时候注意权益法对于长期股权投资追溯调整。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抵消分录的处理和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抵消分录大体一致,只是不需要对于投资收益进行抵消。因此合并日的抵消分录相对简单,但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5.编制合并报表会计处理   例题2、继续例题1的条件,合并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500万,账面留存收益金额为500万,其中未分配利润450万,盈余公积50万;资本公积账户200万,股本800万。正保公司资本公积账户有足够余额冲减。   抵消分录:    借:资本公积 500×80%=4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60        盈余公积 40    长期股权投资入账价值=1500×80%=1200万,少数股东权益=1500×20%=300。   抵消分录如下:    借:股本 800      资本公积 200      盈余公积 50      未分配利润 45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200        少数股东权益 300 6.经典例题 例题:正保公司06年初投资A公司1000万,取得30%股权,对A公司产生重大影响,投资当日被投资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06年3月A公司发放05年股利500万,当年实现净利润600万,按照净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为500万;06年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500,所得税税率30%;07年3月发放股利600万,07年实现净利润800万,当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一致;如果08年初正保公司继续投资1500万取得被投资单位30%股权,当年分配现金股利600万。要求追加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分录和形成控制后的追溯调整分录。   分析: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0-150=850,因此调整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 85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16    盈余公积 24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85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4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105   新增加投资部分:   借:长期股权投资 1500     贷:银行存款 1500   追加投资当年收到股利=600×60%=360,累计收到股利=150+180+360=690,投资以后到上年度实现的账面净利润份额=(600+800)×30%=420,应该冲减成本=690-420=270,之前冲减成本=150,那么应该继续冲减成本=120:    借:应收股利 360      贷:长期股权投资 120        投资收益 240

知识点四、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视合并方式不同,应当分别按照以下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一)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1.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和计量   参见长期股权投资章节。   2.合并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合并方一般应在合并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反映于合并日形成的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视同该主体一直存在产生的经营成果等。   编制合并日的合并财务报表时,一般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及合并现金流量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   被合并方的有关资产、负债应以其账面价值并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方与被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指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有关资产、负债经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间发生的交易,应作为内部交易进行抵消。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基本处理原则是视同合并后形成的报告主体在合并日及以前期间一直存在,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实现的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之和)中归属于合并方的部分,应按以下规定,自合并方的资本公积转入留存收益。   (2)合并利润表   合并方在编制合并日的合并利润表时,应包含合并方及被合并方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净利润,双方在当期所发生的交易,应当按照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原则进行抵消。   (二)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   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合并方主要涉及合并日取得被合并方资产、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以及合并中取得有关净资产的入账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差额的处理。   1.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入账价值的确定   合并方对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应当按照相关资产、负债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入账。   2.合并差额的处理   合并方在确认了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和负债的入账价值后,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应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的余额不足以冲减的,相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般分录如下:   借:被合并方的账面资产    贷:被合并方的账面负债      股本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以支付现金、非现金资产方式进行的该类合并,所确认的净资产入账价值与支付的现金、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相应地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的余额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般分录如下:   借:被合并方的账面资产     ①资本公积     ②盈余公积     ③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被合并方的账面负债      ××资产(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价内税与价外税)   (三)合并方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有关费用的处理   1.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费用、进行资产评估的费用以及有关的法律咨询费用等增量费用。应于列入当期的“管理费用”。   2.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其中折价发行的,应增加折价的金额;溢价发行的,应减少溢价的金额。   3.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与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处理原则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不是暂时性的。从最终控制方的角度看,其在合并前后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有关交易事项不应视为购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相关的处理: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或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2.合并方在合并中确认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仅限于被合并方账面上原已确认的资产和负债,合并中不产生新的资产和负债,也不产生新的商誉,但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账面上原已确认的商誉应作为合并中取得的资产确认。3.合并方在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各项资产、负债应维持其在被合并方的原账面价值不变。被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前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方不一致的,首先统一会计政策,即合并方应当按照本企业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以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有关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4.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应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管理费用。如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审计费用、资产评估费用以及有关的法律咨询费用等增量费用,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1)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其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直接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2)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其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企业专设的购并部门发生的日常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5.合并财务报表(1)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在合并当期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对合并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进行调整,同时应当对比较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调整,视同合并后的报告主体在以前期间一直存在。(2)对于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论该项合并发生在报告期的哪一时点,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均反映的是由母子公司构成的报告主体自合并当期期初至合并日实现的损益及现金流量情况,相应地,合并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应当反映母子公司如果一直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至合并日应实现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情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4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