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教材是存在一定变化的,其中《中级会计实务》新增了“债务重组”、“租赁”等6个章节;《财务管理》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上有细节上改变;《经济法》删除了两章“税法”相关内容。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教材有什么变化?1.《中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一共有24个章节,第一章总结内容已作删除处理,新增了新增了“债务重组”、“租赁”、“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企业合并”、“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6个章节。2.《财务管理》财务管理这一科目无删除无新增章节,整体的变动相对来说比较适中,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上有细节上的变化。3.《经济法》2022年经济法删除了两章“税法”相关内容,新增了“信托法律制度”一章内容,并将“物权法律制度”单独列为一章。2022年中级会计考试学习建议1、合理分配好各科目的备考时间虽说中级会计考试科目仅仅只有3科,但大家也不要太轻视它们的难度,每个科目都有不一样的难度特点,考生所做的就是把每个科目合理去分配好学习的时间就好。考生需要提前了解好每一科它的特点,像哪些科目比较基础的,哪些科目比较难的,对于难学的科目需要分配多一点时间去学,而对于简单的科目少花点时间学习,做到有计划性,才会对自己有所功效。2、回顾和复习当把三个科目都学习完毕以后,各位考生接下来的工作就要进行复习了,大家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就在于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对于做错的习题,大家可以整理出错题集,在最后冲刺阶段,进行回顾、重温,,只有定期进行不断的复习和回顾,才能把自己薄弱的环节慢慢的提高上去,备考才会有所成效。
2023年中级会计的教材暂未公布,暂时还无法查看教材的变化,但是考生可以利用2022年的中级会计教材进行预习和学习,在2023年中级会计新教材公布后,再找出变化的部分、或某些新增、删减内容进行着重学习。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
中级会计考试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
《中级会计实务》是最难的一科,主要是因为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宽泛,里面出现的业务都需要用会计的语言,即会计分录进行表示,所以需要记忆的会计分录特别多,记忆起来很有难度。
《财务管理》难度在《中级会计实务》之后,主要是该科的公式特别多,且考试也注重公式的排查,特别是计算题及综合题,难度也一般体现在这里。
《经济法》难度跟其他两科对比是最低的,但也不是特别容易。科目分为税法部分和非税法部分,税法部分主要是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非税法部分主要是公司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条文,需要考生能熟记各项税率及各项法律条文,因此背诵的知识点比较容易混淆。
中级会计的学习方法
1、找准并勾画重点和考点
学习时,要将自己的问题找出来,比如:自己掌握不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考点;很多晦涩的概念很难搞懂。学习时按照从难到易的模式学习,可以把所有教材先全部跟一遍,并做好笔记,将考点全部提炼出来,形成自己的笔记。尤其是在难点和易混淆点处需要做好标记,这样做题时遇到不懂的可以比较准确快速找到。
2、核心冲刺背诵
在前面的基础充分复习后,备考重心就可以放到实战和冲刺课上了。可以每天上午重温教材,下午做真题,回顾之前的笔记,晚上就是背勾画的考点。开始可以先读考点,一字一字的读,后面再开始背,然后开始做真题。不用去纠结到底什么时候开始背书好,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就是最合适的背书的时间。
3、查漏补缺
采取模拟测试做题查缺补漏,结合试题来帮助巩固考点内容。在机考的考试形式下,答题速度和机考操作技巧都是很关键的。
中级会计考试合格标准
中级会计考试三科满分为100分,60分为合格分数线,考试合格标准是在连续两个年度内三门科目成绩达到合格分数线。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官网发布的《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关于印发
202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
和
202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综合阶段考试
的通知》,2023年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大纲已经公布,较2022年发生了部分调整。
大纲下载:2023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专业阶段考试.pdf
1、《会计》科目大纲变化对比
2023年《会计》考试大纲与2022年相比,章数没有变化,并且新增内容主要体现在第一章,考生要注意可能出客观题。
(1)第一章总论增加“会计职业道德”“可持续信息披露”。
(2)其他章节,均无实质性变化,说明如下:
①第七章资产减值、第九章职工薪酬、第十六章所有者权益,23年只是改变说法;
②第三十章政府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22年教材已经收录23年大纲新增标题,只是22年大纲未体现。
2、《审计》科目大纲变化对比
(1)第五章信息技术对宙计的影响,调整部分表述。
(2)第七章风险评估,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等两项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通知(财会〔2022〕36号)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3)第十七章其他特殊项目的审计,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等两项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通知(财会〔2022〕36号)对相关内容进行调整。
(4)其他章节,无实质性变化。
(5)大纲新增参考法规:
财政部关于加大审计重点领域关注力度控制审计风险进一步有效识别财务舞弊的通知(财会〔2022〕28号);财政部关干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等两项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通知(财会〔2022〕36号)。
3、《财管》科目大纲变化对比
(1)2023年第六章期权价值评估、第九章长期筹资、第十七章全面预算、第十八章责任会计均有新增知识点。
(2)2023年第十四章作业成本法、第十九章业绩评价有删除知识点。
(3)2022年第六章和第三章合并为2023年第三章,从2022年第七章开始依次向前递进一章。
4、《税法》科目大纲变化对比
(1)考试涉及的相关法规截至2022年12月31日。
(2)能力等级变化:
①增值税中,征税范围由“了解”调整到“熟悉”;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及纳税人由“掌握”调整到“熟悉”。
②消费税中,征税环节由“了解”调整到“熟悉”。
③企业所得税中,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优惠、小型微利企业优惠、加计扣除优惠由“熟悉”调整到“掌握”。
5、《经济法》科目大纲变化对比
相较于2022年的考试大纲,整体变化微乎其微,具体为:
(1)涉及考试内容调整的章节:第一章“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调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2)涉及提高能力等级的内容:第六章“公司解散”,由能力等级1提升为能力等级2。
6、《战略》科目大纲变化对比
考试涉及的相关法规截至2022年12月31日。
注册会计师考试大纲有什么用?
1、明确考试范围
考生可以利用注会考试大纲来明确考试范围,这也是考试大纲重要的作用之一。考试大纲对各科目的每个章节知识点都做出了大致规范。
2、掌握知识框架
注会考试大纲能起到帮助考生了解知识结构的作用。考试大纲是按照知识框架进行编写的,各个章节的知识点之间是否有联系等都有体现,利用考试大纲对教材章节进行梳理,能让考生对知识脉络有个清晰的掌握,也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3、找到重点,省时高效
第一,考生通过了解各科目、各章节知识点的能力等级,找到考试重点内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第二,考生可将考试大纲与前一年大纲进行对比,如果有重复性的知识点出现,就说明这个知识点是官方要求重点掌握的,方便考生分清主次,更加高效的开展学习。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各科目的考试时间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设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6个科目。各科考试均设置5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题,鼓励考生使用英文作答。
其中会计科目考试时间为3小时,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科目考试时间为小时,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科目考试时间2小时。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题型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题型主要分为三类:
1、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理解能力。
2、简答(分析)题、计算(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基本应用能力。
3、综合题、案例分析题,重点考察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