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是个很好的职业,跟你的情况差不多,我哥去年毕业当时也报了,会很难的,强烈建议培训~我也想考呢,但我现在在准备初级也就是助理会计师,基本功扎实了,然后再考虑。但不能把会计里面的初中高级技术资格与注册会计师混为一谈。一、报考条件是大专或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满足一个即可二、报名时在校生只要学校出具院系证明,盖公章的那种,证明你可以取得专科以上学历就行,带着证明信和身份证复印件到注册会计师协会报名(到时会有通知),就可以了。三、2009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时间在09年4月份,考试时间在09年9月份。
在校大专生只有大三的学生能报考cpa,报名人员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cpa报考条件(一)专业阶段报名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二)综合阶段报名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已取得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1.因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报名之日止不满5年者;2.以前年度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因违规而受到禁考处理期限未满者;3.已取得全科合格者。从上述报名条件中可以发现,在校大学生如果不具备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是不能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另外,在校大学生中的应届生可以报考。应届生的报名过程和普通考生有所区别。普通考生应当在报名期间完成报名的各项步骤包括资格的审核;应届生的学历资格审核时间在8月15日,需要在报名期间勾选并接受应届生报名承诺书,承诺如果未取得毕业证书或毕业证书未能通过,其他报名步骤和普通考生基本一致。
首先,注册会计师证书是会计行业最顶端的证书了,持证者不仅有高薪待遇,补贴,而且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每年的通过率在10%-20%左右,和司法考试共成为证书考试中最难的两座大山。目前国内持证者有27万人,根据国家的发展目标,未来要发展到35万名注册会计师,后期肯定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而且注册会计师的报考条件不是很高,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或者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即可报名。
当然,只要考生做好备考,还是可以通过考试的,考试毕竟是为了选出合格的专业人才的,毕竟它是审计具有唯一的签字权,一旦生效,是具有法律效益的,牵扯的就是企业的金融经济,所以对这方面的人才要求会比较高。注册会计师又叫CPA。专业阶段一共6科: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根据以往考生的反馈,经济法和战略相对要好考的,经济类的考生是有优势的,常识居多。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对于考生的基础就会有点要求了,需要多看书,理解并运用知识点,多练习做题。综合阶段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场中能把专业学科知识运用出来,遵守职业道德,有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共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注册会计师是非常高的,市场的需求量大,而持证人数供不应求。持执业注册会计师证书不仅有很多从事的岗位,而且在地位,待遇,晋升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是本土八大会计师事务所,都是有岗位空缺的,也是首选。这类企业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注册会计师的持证者。
像一些大企业,世界500强,也是非常理想的去处,待遇,环境各个方面也是非常不错的。当然,也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需要承担风险和责任,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保持一个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准则。
可以的,不过专科需要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报考。因CPA是每年4月报名,下半年笔试,到了毕业那年,可以以应届毕业生身份进行报考。一、注会考试相比其他考试要难,科目也多,建议大二开始复习。历年注会专业阶段各科的通过率大概在10%-20%左右。下面罗列了CPA考试科目可参考:(一)注会考试科目,分为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和综合阶段考试科目1、专业阶段科目共有6门,分别是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只有这些科目通过了之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2、综合阶段考试分为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会计、审计和税法等专业领域;试卷二以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经济法等专业领域。三、科目选择搭配:1、第一次报考注会,除了要知道各考试科目的特点以及规律,同时,一次报考不要贪多,不仅会给自己增加负担,可能会影响自己整个的备考进度。2、知识层面上,难度依次是《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经营管理》。会计是基础,审计是关键,财管是难点,税法是先决条件,经济法比较超然,风险管理最好审计之前。3、科目选择搭配推荐:本着难易搭配、文理搭配、搭配能否获得协同效应原则,推荐两两搭配方案。方案一:会计+税法会计+税法,做到了难易搭配+搭配能够获得协同效应。税法里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是税法考试的重点(每年两道综合题),而会计里有所得税会计,还涉及一些增值税的内容,故两科俗称“黄金搭档”。方案二:会计+经济法会计+经济法,做到了难易搭配+文理搭配。虽然注会考试有“两门法”,但是税法偏税的计算,而经济法偏法条的记忆,这两门搭配在一起学习,可以真正做到合理分配时间,用整块时间学习会计,用碎片时间学习经济法,可谓是“最不累的搭配”。方案三:会计+审计会计+审计,做到了文理搭配+搭配能够获得协同效应。会计和审计的关联性很大,尤其是审计考试的综合题,基本都是在考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从而让你判断审计风险在哪里。这两科搭配可获得协同效应,但是两科难度系数都较大,适合时间相对充裕、基础较好的同学。方案四:财管+战略财管+战略,做到了难易搭配+文理搭配+搭配能够获得协同效应。注会考试的科目设置从之前的五门到现在的六门,其中多出来的一门就是战略,而战略的部分内容就是从财管里分出来的,这两科都是和公司管理密切相关,结合在一起学习可以获得最大的协同效应。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备考注会,还是建议选择有《会计》科目的搭配,毕竟会计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