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要求两年考过。参加中级会计师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三个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包括《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各科目特点: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中很多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备考过程中考生对很多单个知识点很熟悉,但是综合运用时就会出问题,因此考生需要具备整体性思维,需要养成思考概括的习惯,将知识点融会贯通。
《经济法》:内容多、杂、细、枯燥,但考题灵活,所以需要大量的记忆,却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考生可借鉴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备考。一要多归纳,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二要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掌握基本思路即可,不需要原封不动地全部背过,此时通过举例既可领会法律规定,也可在答题时应付自如。三要多做题,通过做题回顾知识点并进行巩固,也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
《财务管理》:科目特点是内容比较抽象、公式多并且不容易理解、计算量大,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三科需要2年考完,会计专业技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以二年为一个周期,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如果两年内没有通过三个科目的考试,则过期科目需重新参加考试。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中级会计考试三科的满分都是100分,60分为合格分数。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综合题。《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
中级会计职称的成绩有效期是两年,也就是说考生要在两年内通过三科的考试方可拿到证书。比如考生在2022年参加考试,其中两科成绩合格了,那么在2023年只需报考没有合格的那一科。若是考生这一科的成绩仍然没有合格,那么已经合格的两科成绩也作废,需要在2024年从新报考三科。
中级会计职称实行国家统一设置的合格标准,考试各科目合格线都是60分。中级会计实务、中级财务管理、中级经济法3个科目都实行百分制,达到合格标准有一定的困难,建议备考人员合理规划复习时间,不断查缺补漏,提升学习能力,争取在两年内通过考试。
中级会计需要在两年内考完,中级会计考试的合格成绩保留两年,考生若是两年内没有考完中级会计的三个科目,那么在第一年取得的合格成绩作废,考生需要重新报考成绩作废的科目。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和合格标准
中级会计师考试科目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科,满分均为100分,60分是合格标准。
中级会计备考建议
1、正确认识自身基础
在备考中级会计前,考生可以通过试卷等方式测试自己的基础,不同考生的起点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对于基础弱或备考时间不充裕的考生来说,选择一年考1门考试科目还是比较稳妥的,全身心投入一门考试科目,也能把所有的备考时间都用到一门考试科目上。
2、提前预习,争取更多备考时间
目前中级会计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已经公布,但教材及大纲还未发布,考生可以通过去年的教材及预习先导班等类似的课程进行基础知识学习,参考往年考试,教材及大纲一般是在考试报名后才发布,如果等到教材发售后再去开始备考,时间仅剩2个月,考生的备考时间就不够充足。
3、固定时间学习
在备考时以章节为单位,固定一个时间温习学过的内容,先学习基础,将基础稳固下来。
4、习题教材两不落
当考生复习到基础知识基本完成或者学习进度在一半以上,就需要在课后结合习题进行备考了,目的是加深学习印象,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冲刺练习真题
到后期冲刺阶段,就要注重的是自身学习进度以及易错点,中级会计的题量还是比较多的,而且还有主观题需要考生手动输入文字,所以在冲刺阶段时可以通过模拟试卷或者历年真题锻炼答题速度,避免正式考试时出现答不完题的情况。
中级审计师需要在一年内一次性通过。审计师考试是指全国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均采用闭卷方式,且采用非滚动考试方式,即考生必须在一个年度内一次性通过两门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其中,中级审计师考试科目为《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两科。考试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学基础、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审计理论与方法、企业财务审计等。对中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省人社厅用印的《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