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备考考生来说,三个月的时间备考中级会计师不算充裕,那么备考中级会计师时保持备考状态,不懈怠,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有助于考生们通过考试。备考中级会计方法1.合理选择考试科目遵循“难易结合”“文理结合”原则,合理选择考试科目,中级备考不要盲目自信,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备考科目,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备考多科考试科目,可能会消耗备考注会的积极性。2.制定中级会计备考计划试着给自己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找到学习节奏。项目在完成时完成项打钩,按照计划一步步进行,考试时一定没问题。3.坚持不懈在备考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不要放弃,想办法去解决困难,必要时可以报班,请教老师。中级会计机考注意事项1.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包括:试题、答题要求和答题界面,考生只需使用计算机鼠标和键盘在计算机答题界面上进行答题即可。考试系统是一个默认界面,在作答过程中不能退出。2.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考生遇到与系统软件、设备硬件相关的问题,立即向监考人员示意,由技术保障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考生已经作答的试题结果会自动保存,不会丢失。3.注意考试时间。中级会计考试各科目考试时长都不相同,考生在考前可以模拟各科目上机操作,以免影响考试速度。4.考生不需要自带纸笔。考场会为考生提供演算笔和纸,考试结束后,不能带出考场,监考人员会统一收回。计算机等违禁物品也不能带进考场。中级会计考试科目《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时间年限:2年滚动有效制。
在时间只剩三个月的情况下,建议考生听一下相关网课,根据老师给的重点进行复习备考,这样也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自身的效率,由于备考时间有限,考生一定要做好计划。三个月备考中级会计师方法1.可以照着打印的讲义听强化班网课,这一轮不需要做题,能把老师课上讲的题看明白就行了。有些实在琢磨不透的也别太浪费时间,各科目前后章节经常有交叉,有些东西确实是要在后面才能看明白的。2.看一章讲义上的知识点,做一章辅导书后面的题,错题直接书上做个醒目的标记就行了不用错题本。3.按章节,看辅导书的知识点。4.这时候接近复习尾声,打印几套押题模拟卷和历年真题做做就可以上考场。中级会计考试题型《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10题分,共计15分;多项选择题10题x2分,共计20分;判断题10题x1分,共计10分;计算分析题1题x10分、1题x12分,共计22分;综合题1题x15分、1题x18分,共计33分。《财务管理》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20题分,共计30分;多项选择题10题x2分,共计20分;判断题10题x1分,共计10分;计算分析题3题x5分,共计15分;综合题1题x10分、1题x15分,共计25分。《经济法》科目试题题型为:单项选择题30题x1分,共计30分;多项选择题15题x2分,共计30分;判断题10题x1分,共计10分;简答题3题x6分,共计18分;综合题1题x12分,共计12分。中级会计与注会相同之处1.《中级经济法》与注会《经济法》:都是考察相关制度和法条,需要记忆的内容也确实不少,需要记忆的东西比较多。2.《中级财务管理》与注会《财务成本管理》:两者都是偏理解性的科目,需要理解并记忆大量的公式。学习两科的时候,需要注意解题思路和步骤,提高答题速度,以防在考试中出现答不完卷的情况。3.《中级会计实务》与注会《会计》,两者都不适合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且难度较大,需要理解性记忆,且联系实际案例,将知识活学活用。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地位在各位会计人的心目中还是蛮高的,很多会计人在备考注会的同时备考中级,那中级考试和注会比起来有哪些优势呢?又有哪些比不上注会的呢?备考中级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小编来和大家说说备考中级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备考时间太短的时候又该怎么安排?(一)备考前:确定复习方向,把握时间1、作出学习计划表2、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3、把基础打牢,为以后章节学习做铺垫4、多练题,从题中找规律5、利用好有限时间学习6、分析考试科目类型及答题方法做以上工作预习建议一周时间,不可拖拉。且中级考试和CPA比起来,难度不是降了一点半点,中级会计师师相比初级会计师来说,难很多,相比注册会计师来说就容易很多了。且《中级会计实务》兼有经济法和财务管理的特点,难度大,综合性较强。《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内容,对于多数从事财务工作的人来说,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与经济法相比,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建立在一些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学起来比较抽象。《经济法》相对于财务管理和中级会计实务而言,经济法和生活比较贴近,容易理解和接受。(二)备考中:攻克重难点内容1、把书本里每一章节的重点内容看一遍,在脑海里有个大概框架。2、做课后习题,分析章节内容易错点,难点。3、把每一章节的重难点内容放在一起复习,找出每一章节内容中有无相关联,方便记忆。中间两个月的时间,主要是看书和做课后习题总结的时间,在复习和做题的过程中总结。达到攻克重难点内容的目的。(三)冲刺阶段:巩固基础知识最后的冲刺阶段已经不适合再钻研难题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把基础知识巩固好,把做题中遇到的问题和重难点做一个总结。这个阶段主要是把基础巩固好,在现有的基础上,把自己自身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