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的《会计》科目过了不能免考中级考试科目。中级会计考试没有免考政策,考生必须在连续的两个年度内通过三个科目的考试,才能取得由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中级资格证书。中级资格证书全国范围内有效。中级会计考试三个科目分别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各科目考试满分均为1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分。其中,《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65分钟,《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135分钟,《经济法》科目考试时长为120分钟。
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否通过与可否考中级会计考试无关。只要考生满足任一报考条件,均可报考中级会计考试:即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具备博士学位;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中级会计考试有三门考试科目,分别是《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考生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考试科目,才可取得中级会计证书。
注会都通过了还考中级干啥,注会表示的是会计工作者最高的职业技术证书,认可度比中级高多了。
注会通过了,没有必要考中级了,建议可以直接报高级。 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资格考试,初级和中级是职称性质的考试,2个考试没联系的,同时从事的工作性质也不同,注会是审计类的法定业务,初中高级都是会计类的相关工作。 注册会计师是国家目前国内最权威的资格认证,并也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直接领导单位!其会员遍布国内各行业、各阶层,基本属于无限制会员制!其认证的注册会计师CICPA收到国内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的广泛欢迎!并且,资格考试代表的是你具备了从事某项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重在反映是否具备胜任实际业务工作的能力水平。 初级、中级、高级等会计师属于中国特色的职称考试。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产生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与聘任岗位相分离的需要,即“评聘分离”,职称的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聘任的岗位称之为“专业技术职务”,简称职务;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则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来标识,简称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