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考试科目为审计、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ractising Accountant、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注册会计师专业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为:职业能力综合测试。
在国际上说会计师一般是说注册会计师,指的是从事社会审计、中介审计、独立审计的专业人士,在其他一些国家的会计师公会,如加拿大的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 ,美国的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澳大利亚的澳洲会计师公会, 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而不是中国的中级职称概念的会计师。
注会现状:
2012年度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各科目平均合格率为,综合阶段合格率为。
中国注册会计师分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专业阶段考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等科目,综合阶段要等专业阶段考完才能报考,加入企业会计准则等知识。2012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首次从纸笔考试向机考转化。
据介绍,2012年度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考试有54万人报名,累计报考135万科次,平均出考率为43%;综合阶段考试有万人报名,平均出考率为90%。在全国共设有700多个考点、6400余个考场。
《税法》是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的科目之一,《税法》主要考核的内容包括税法总论、增值税法、消费税发、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和烟叶税法、关税法和船舶吨税法、资源税法和环境保护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和耕地占用税法等。注册会计师(cpa)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经济法》、《税法》、《财务成本管理》以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包括《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与《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注会审计和税法相比,审计更难。审计的难主要是因为书中的审计语言考生都不熟悉。根据各科目考试的通过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各考试科目的难度可排序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注会《审计》与《税法》科目特点1、《审计》内容较多,难的主要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很多考生将《审计》的教材戏称为“天书”,明明很多字单独是可以看懂的,连在一起就读不懂,它更注重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尤其是对专有名词的理解,因此考生们要不断地理解教材原文,在原文的基础上吃透教材,并不断做题,加深巩固。2、《税法》要求记忆的内容较多,范围也比较广泛,因此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去记忆背诵的,各种数字和名称非常容易让人混淆,无形之中也增加了一些考试难度,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也需要做好区分,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结合《会计》所学的知识,把考点记忆扎实。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建议1、报考两科:会计+财管,会计科目的知识点贯穿注会始终,会计知识的积累可以更好地帮助考生去学习财管,在没有会计基础的情况下直接学习财管,理解财管的财务比率时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两科都属于理解型科目,对于理解能力很强的考生来说,是一种不错的科目搭配。2、报考三科:会计+财管+战略,会计和财管都属于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的科目,适合理解能力较强的考生。另外,财管和战略的联系也是比较紧密的,都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去看问题,部分知识点也有关联性。就科目间联系、难易搭配来说,这个注会科目搭配方案还是很合理的。3、报考四科:会计+审计+财管+战略,四个科目中,财管和战略的联系最为紧密,都是锻炼考生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搭配学习比较好。而财管理解性内容偏多,需要大量计算,税法的学习也需要理解+计算。战略和经济法同属记忆型科目,学习起来相对简单。4、报考五科:会计+审计+财管+税法+战略,五科一起报考、一起学习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考生要慎重选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