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选题)
下列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中,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
A.已出租的建筑物
B.董事会尚未批准的待出租的建筑物
C.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后再转租的建筑物
2.(多选题)
甲房地产开发商(以下简称甲公司)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2017年1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预计使用年限为70年,准备开发建造商品房住宅小区对外销售;(2)2017年2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预计使用年限为70年,不准备开发建造商品房和经营出租,准备持有待增值后转让;(3)2017年3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支付价款40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准备建造酒店式公寓对外销售;(4)2017年4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宗土地使用权,支付价款10 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准备建造自用办公楼。下列有关甲公司2017年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初始计量,表述正确的有( )。
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开发成本
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开发成本
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开发成本
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确认为固定资产
3.(多选题)
下列有关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与特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投资性房地产是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B.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C.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经营活动
D.投资性房地产有两种计量模式: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
4.(多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有( )。
A.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准备出售的商品房
B.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后再转租的建筑物
C.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D.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5.(多选题)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初始计量的会计处理中,表述正确的有( )。
A.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时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B.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取得时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
C.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D.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C
解析:选项B,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选项D,不属于企业自有的资产,所以不能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2.【答案】ABC
解析:选项D,4月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3.【答案】ABCD
解析:【知识点】会计 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4.【答案】ABC
解析:选项A,房地产企业开发的准备出售的商品房,属于企业的存货;选项B,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后再转租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选项C,属于无形资产。
5.【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无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还是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均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多选题)
下列投资性房地产业务,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有( )。
A.存货转换为成本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
B.公允价值模式计量下的公允价值变动
C.成本模式计量下计提的减值准备
D.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非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非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的差额
2.(多选题)
下列关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的会计处理,表述正确的有( )。
A.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B.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C.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
D.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多选题)
下列关于投资性房地产转换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有( )。
A.在成本模式下,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的固定资产,应按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全部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B.在成本模式下,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C.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将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时,应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科目,按其差额,记入“投资收益”科目
D.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将自用的建筑物等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按其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借记“投资性房地产——成本”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其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多选题)
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应按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B.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支出或营业外收入
C.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投资收益
D.对于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在处置时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
5.(多选题)
企业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时,需要符合的条件有( )。
A.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B.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C.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
D.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BCD。
解析:A项,按账面价值结转,不影响损益;B项,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营业利润;C项,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影响营业利润;D项,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营业利润。
2.【答案】BD。
解析: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的借贷方的差额都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答案】ACD。
解析:A项,应按投资性房地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等,分别转入“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C项,差额应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D项,差额应贷记“其他综合收益”科目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4.【答案】BCD。
解析:实际收到的金额与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的差额反映,所以B项、C项不正确;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将确认的投资性房地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转入其他业务成本,但是并不影响当期营业利润,所以D项不正确。
5.【答案】BD。
解析:金融资产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1)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
(2)该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
1.(单选题)
甲公司以2 400万元取得土地使用权并自建三栋同样设计的厂房,其中一栋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用于出租,三栋厂房工程已经完工,建造支出合计12 000万元,租赁期开始日“投资性房地产——已出租建筑物”的初始成本是( )万元。
000
400
200
800
2.(单选题)
企业对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的租金收入,应贷记( )科目。
A.资本公积
B.其他综合收益
C.其他业务收入
D.投资收益
3.(单选题)
某企业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19年9月10日,该企业将当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对外出租,该办公楼建造成本为5 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9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4.(单选题)
A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2019年1月1日,将开发的一栋写字楼用于出租。该开发产品的账面余额为26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则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5.(单选题)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核算时不涉及的科目是( )。
A.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B.投资性房地产
C.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D.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参考答案及解析 】
1.【答案】A。
解析:初始成本=12 000/3=4 000(万元)。
2.【答案】C。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无论采用成本模式还是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取得的租金收入均记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3.【答案】B。
解析:2019年该办公楼应计提的折旧额=(5 200-200)/25×3/12=50(万元)。
4.【答案】A。
解析: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按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价值,记入“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会计分录为:
借:投资性房地产 240
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开发产品 260
5.【答案】A。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属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设置的科目,成本模式下不涉及该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