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课程学时安排

feion1992024-07-24  5

目前,距离2021年注册会计师开考大约还有3个多月左右时间,可以说留给考生备考时间是越来越少了。对此,深空网为大家制定了注会各科目的学习时长规划,值得考生们参考。一、会计,建议40~60天根据CPA去年的大纲教材的内容,教材中一共分为了19个章节,根据1~2天学一个章节的学习节奏,所以小编给出了大家学习《会计》科目使用40~60天的时间。二、审计,35~50天审计对比起会计科目来说,考查的重难点比较少,所以大家在备考当中所花的时间相对也会比会计科目少,不过,大家在备考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每天建议使用3~4个小时的时间,收效非常显著。三、财务成本管理,40~50天相比起其它科目,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当中的知识点会比较零散,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多花时间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归纳,尤其对于教材中所涉及的公式,千万一定不能够弄错,按照每天1~2个小时去进行学习,也差不多要花上大概50天的时间。四、税法,30~45天税法相比起其他科目来说,其实难度并没有那么大,知识点大多数以法律法规为主,除了法律法规、条文需要熟记以外,比如印花税、增值税、车船税等税务知识点都需要重点掌握。五、经济法,20~40天没错,经济法是时间安排得最少的科目,与税法科目相比,经济法的内容几乎全部都是法律法规,像民事法、物权法、合同法、公司法、证券法都是重点的内容,对于考生来说只需要背诵好这些重点的法律条文基本可以了。六、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25~35天关于备考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这科目,其实也不需要考生花太多的时间,与往年一样,其教材重点内容依然是战略管理、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与之前的科目相比较,大家会发现有一部分的知识点会比较相似,所以大家在学习时候不妨可以把这些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进一步加深理解。

CPA考试一共分为六个科目,不同科目难度不一,在学习时间也都存在着差异,很多同学不清楚CPA六科学习时间如何进行安排,下面深空网提供一些建议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会计:建议学习时长400小时CPA专业阶段中,会计科目内容最多,考查范围非常广,因此考生备考下来所需要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另外,会计是整个注会考试的主心骨,学好会计对其他科目的备考也是大有裨益。这也是为什么建议大家优先备考会计且基础一定要打牢的原因。审计:建议学习时长350小时如果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的话,基础阶段200小时,强化阶段100小时;冲刺阶段50小时。对于没有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审计内容理解起来相对较难,我们可以通过认识审计的本质——独立性这个点,用情景化记忆去理解知识点。财管:建议学习时长350小时各阶段的时长安排同审计,很多同学一听到财管立马想到的是计算,那就是狂做题呗!当然不能这么盲目,基础阶段依然是花费时间最长的,只有打好基础了,各知识点理解透了,才能进行公式推导,才会有后面的计算练习。税法:建议学习时长300小时如果将CPA专业阶段各科目按难度来划分,第一梯队要属会计、审计、财管;第二梯队就是税法、经济法、战略。而税法则是第二梯队中难度最高的,不仅有记忆还涉及到计算。经济法:建议学习时长200小时作为记忆担当的科目,经济法经常被考生放在比较考后的时间开始学习。如果在考前倒计时100天开始备考的话,平均每天花2小时来学习就可以啦!战略:建议学习时长150小时战略内容是最少的,其考查的核心在案例,因此考生在掌握教材理论的同时还要学会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战略科目也经常被考生拿来当做难度的“调节剂”,可以难易结合搭配报考。

注册会计师一般至少需要学习1500个小时左右。

注册会计师教材厚实,知识点多。注册会计师每个科目需要花费200-350小时的学习时间,专业阶段六个科目一共需要至少1500小时左右的备考时长。

各科的备考时间与科目难度是成正比例的,具体而言,会计、审计、财管需要花费的时间要多一些。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建议各科目复习时长:会计 430-450小时、审计 430-450小时、税法 300-320小时、经济法 200-250小时、财管 330-350小时、战略 200-250小时。

注册会计师(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缩写 CPA)是一项权威的国际财会资格,它通常由国家或地区财会相关机构颁发。注会会计通常是指中国特定的财务会计职称,是中国经济领域最高级别的专业晋升途径之一。

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和实践经验的认证,这些考试前所未有的艰难,需要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注册会计师被普遍认为是具有极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精英,他们拥有各种财务与业务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能够提供权威的财务咨询和服务。

注会四轮备考计划

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基础将各科备考安排四个阶段的复习,从各个角度突破知识点。

1、预习阶段。预习阶段一般是指新教材下来之前的这段时间,零基础考生需要先了解一下注会考试流程和政策,选好备考科目后要利用去年的教材先预习一下。

2、基础阶段。一般从每年新教材下来就正式开始基础阶段备考。无论考生的基础如何,都要认认真真的学习教材,根据教材的学习做好相应的知识点整理,这有助于更系统的学习每个模块。

3、强化阶段。强化阶段就开始做题吧,各种练习题,也可以搭配试卷,历年真题等,先从练习题开始,最后到真题,这段的题海战术一定要活用,尽量用我们学习的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

4、冲刺阶段。在考试前一个月开始就到了冲刺阶段,此时就对重难点知识吃透了,然后通过模拟题和历年真题进行漏补缺,及时解决重难点,尽量做到精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43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