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六门科目需要考生在连续五个年度内完成考试,各科考试合格成绩保留五年期限,超过期限的成绩作废,需要重新考试过期科目。 一、注册会计师五年过六门 中注协规定,注会6门需要在连续的5年内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 中注协规定的5年,是从第一年有部分考试科目顺利通过才开始算起的,才是5年内的“第一年”。大多数考生一次过6科难度比较大,往往会选择报考部分的考试科目。若第一年报名了部分考试科目,而顺利通过考试,这样的情况,不视为5年期限。 二、证书相关 注册会计师考试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对在连续5个年度考试中取得专业阶段考试全部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
注会一共6科5年过。
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5年内有效。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考试划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
专业阶段考试科目:《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专业阶段考试报名人员可以同时报考6个科目,也可以选择报考部分科目。
cpa各科目特点:
1、会计科目内容比较多,综合性较强,与实务联系也比较紧密,与审计、税法、财管科目都有较高的关联度,会计科目考试难度并不低,是专业考试中章节最多的科目,考生需要认真备考。
2、审计科目教材内容多、实务性强,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比较有难度的一个科目,考生在备考时要注意构建审计框架、培养审计思维。
3、税法科目包含很多税种和税收的知识点,内容比较琐碎,各章节没有逻辑上的联系,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虽然没有大量的公式,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
4、经济法科目独立性较强,考试相对简单,但法条数量庞大且不容易记忆,备考时要注重对经济法政策的理解记忆,如果记忆能力较差的考生,复习起来可能比较吃力。
5、财管科目偏于理科,对计算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对总结记忆能力要求不高,大家在备考财管时,要把原理弄清楚。
6、战略科目的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倾向于通过案例考察知识点,题干长,阅读量大。主观题包括简答题和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相对分散。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规定考生要五年通过六门,综合阶段考试只需考生一次性报考全部的两门,但并没有报考时间上的限制。注册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两个阶段进行,专业阶段考试一共有六科,分别是:会计、审计、财管、战略、税法、经济法。单科成绩有效期是五年,因此,这也就侧面规定了考生需要在连续的五年通过全部的六门科目,否则成绩将全部作废。综合阶段考试共有两个科目,分别是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卷一和职业能力测试卷二,考生对于这两门的报考需在一年内完成,但是考试成绩合并发布,不设置有效期,因此没有报考时间上的限制。
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需要多长时间?
考生如果报考2-3科的情况下,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一般需要半年左右,学霸型选手可能只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实,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时间来说,并没有固定的标准,报考不同的考试科目、考试科目的多少、知识机构情况、学习能力的强弱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考生的备考时长。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把握备考时间,及时完成备考任务,将注会教材上的方方面面复习到位,高顿小编这里参照以往考生备考的时长情况,为您具体介绍注会专业阶段考试科目所需的对应备考时长情况,如下:
1.会计科目偏理解,考试难度较大,零基础考生备考时长:270小时左右;有基础备考时长:200小时左右。
2.审计科目偏向于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内容相对晦涩难懂,零基础考生备考时长:230小时左右;有基础备考时长:200小时左右。
3.税法科目偏记忆,考试难度较大,注重对政策的理解记忆,零基础考生备考时长:200小时左右;有基础备考时长:170小时左右。
4.经济法科目偏记忆,考试难度不高,注重对经济法法条的理解记忆,零基础考生备考时长:150小时左右;有基础备考时长:130小时左右。
5.财务成本管理科目偏理解,考试难度较大,注重考察对公式的理解把握和计算速度,零基础考生备考时长:200小时左右;有基础备考时长:170小时左右。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科目偏记忆,考试难度较小,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应用,零基础考生备考时长:160小时左右;有基础备考时长:150小时左右。
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