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会# 导语】把工作当事业,把备考当工作考核,认真,是一种态度,这样便不愁拿证了。 无 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祝大家备考顺利! 【内容导航】 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所属章节】 第二章增值税法 【知识点】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简易征税方法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应该按照销售额和征收率计算应纳增值税税额,并且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额=销售额(不含增值税)×征收率(5%、3%) 小规模纳税人一律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是一般纳税人发生应税销售行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例如: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服务,可以选择按照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情形见本章第四节。P55-56 二、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销售额不包括其应纳的增值税税额,纳税人采用销售额和应纳增值税税额合并定价方法的,按照下列公式计算销售额: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教材例题2-4】某餐馆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8年6月取得含增值税的餐饮收入总额为万元。计算该餐馆6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1)6月取得的不含税销售额=÷(1+3%)=12(万元) (2)6月应缴纳增值税税额=12×3%=(万元) 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因销售折让、中止或者退回而退还给购买方的销售额,应当从当期销售额中扣减。扣减当期销售额后仍有余额造成多缴的税款,可以从以后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对小规模纳税人发生上述情况而退还销售额给购买方,依照规定将所退的款项扣减当期销售额的,如果小规模纳税人已就该项业务委托税务机关为其代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应按规定申请开具红字专用发票。 【教材例题2-5】某小规模纳税人仅经营某项应税服务,适用3%的征收率。2018年5月发生一笔销售额为1000元的业务并就此缴纳了增值税。6月该业务由于合理原因发生退款。(销售额均不含税) (1)假设6月该企业应税服务的销售额为5000元,则: 6月最终的计税销售额=5000-1000=4000(元) 6月缴纳的增值税=4000×3%=120(元) (2)假设6月该企业应税服务销售额为600元,7月该企业应税服务销售额为5000元,则: 6月最终的计税销售额=600-600=0(元) 6月应纳增值税额=0×3%=0(元) 6月销售额不足扣减的部分(600-1000)而多缴的税款为12元(400×3%),可以从以后纳税期的应纳税额中扣减。 7月企业实际缴纳的税额=5000×3%-12=138(元) 或7月企业实际缴纳的税额=(5000-400)×3%=138(元) (新增)另外,按照现行规定应当预缴增值税税款的小规模纳税人,凡在预缴地实现的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的,当期无需预缴税款。该规定执行前(2019年1月19日前),已预缴税款的,可以向预缴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 三、资管产品的增值税处理办法 (一)计税方法 资管产品管理人(以下简称管理人)运营资管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下简称资管产品运营业务),暂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3%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二)资管产品管理人 资管产品管理人包括银行、信托公司、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专业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养老保险公司。 管理人接受投资者委托或信托对受托资产提供的管理服务以及管理人发生的除下列(三)规定的其他增值税应税行为(以下简称其他业务),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三)资管产品的范围 资管产品包括银行理财产品、资金信托(包括集合资金信托、单一资金信托)、财产权信托、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特定客户资产管理计划、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私募投资基金、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股债结合型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组合类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四)资管产品的其他增值税处理规定 1.管理人应分别核算资管产品运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销售额和增值税应纳税额。未分别核算的,资管产品运营业务不得适用上述(一)(二)(三)规定。 2.管理人可选择分别或汇总核算资管产品运营业务销售额和增值税应纳税额。 3.管理人应按照规定的纳税期限,汇总申报缴纳资管产品运营业务和其他业务增值税。 年7月1日(含)以后,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对资管产品在2017年7月1日前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未缴纳增值税的,不再缴纳;已缴纳增值税的,已纳税额从资管产品管理人以后月份的增值税应纳税额中抵减。
【导读】在进行注册会计师备考的时候,除了需要合理进行科目搭配和时间安排,更重要的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做题技巧等等,这样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成绩,保证考试能够通过,CPA《税法》科目算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最为让人头疼的科目,因为很多考点真的是很难进行记忆,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了,那么注册会计师CPA《税法》科目备考解题技巧有哪些呢?
一、CPA《税法》考试介绍
备考时间: 280h-400h;
考试时长: 120min;
单项选择题: 24*1;多项选择题: 14*。
计算分析题: 4*6;综合题: 2*。
二、税法答题技巧
《税法》科目选择题的计算类型的题目道道都有陷阱,考察的知识点很杂很碎,各种小考点做得咱们头晕眼花,所以考生一定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般来说,关于选择题,基干项与正确的选择答案几乎直接抄自于指定教材或法规,其余的备选项要靠出题者自己去规划,即使是高超的出题专家,有时为了凑数,他所写出的备选项也有可能一眼就可看出是错误的答案。尽可能扫除一些选择项,就可以进步你选对答案而得分的机率。这是做选择题进步正确率很好的办法。
《税法》客观题:
1.按照业务提问和解答--最简单,各个击破。
2.按照税种提问和解答较复杂,两遍读题,必要时分解业务解题再汇总结果。
3.混合业务和税种提问和解答-较复杂,两遍读题,必要时分解业务解题再汇总结果。
三、税法备考策略
其实近几年税法由于和会计的联系,以及方针改变的影响,一直是CPA的抢手科目。比较较前面三科而言,难度也稍微小一些,但由于有核算题,所以备考上限也在400小时左右,下限是280小时。
再经过税法的题型和分数,来剖析一下税法的温习重点。税法和财管比较,便是把15分的核算剖析题放到了归纳题中,所以税法的核算题和记忆剖析题占的份额相对和谐,这也加深了税法的温习难度,便是哪一块都不能抛弃。不过税法部分知识点和会计是结合的,一同温习会下降难度,比较较而言归纳题的难度比较大,所以要把时刻放在基础知识、新增知识、改变知识以及核算题上。
注册会计师税法科目可以说是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中比较难的了,进行科目搭配的时候,建议大家可以和会计科目进行搭配,保证我们有足够的复习时间,掌握一定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搭配技巧,祝大家考试顺利,备考成功!
在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过程中,税法属于比较简单的科目,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过程中顺利通过考试,就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下面我为大家提供注册会计师《税法》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售额×征收率(5%、3%)
扣缴义务人应扣缴税额=接受方支付的价款÷(1+税率)×税率
一、销项
1.销项税=销售额×税率(17%、11%、6%、0%)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一般)
不含税销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小规模)
2.视同销售情形下销售额的确定:
(1)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
(2)其他纳税人最近时期销售同类货物或者应税行为的平均价格;
(3)组税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
组税价=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3.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纳税人销售旧货应纳税额增值税=售价÷(1+3%)×2%
4.差额计税
(1)金融商品转让:
销售额=卖出价-买入价
①提供融资租赁服务(三方关系):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车辆购置税
②提供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两方关系):
销售额=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含本金)-扣除对外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发行债券利息
(2)建筑服务
①一般计税方式建筑服务: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建筑服务: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支付的分包费)÷(1+3%)×3%
(3)不动产租赁经营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销售额÷(1+5%)×5%
【提示】税收优惠:个体户、自然人出租住房应纳税额=租金÷(1+5%)×
(4)房地产企业转让不动产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土地价)÷(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5%)×5%
(5)非房开企业转让不动产
①一般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11%)×11%
②简易计税方式
应纳税额=含税全价÷(1+5%)×5%
【提示】一般纳税人转让营改增取得前不动产、小规模纳税人转让取得的不动产计算应纳税额时销售额为(含税全价-原价)
(6)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简易)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1+3%)×3%
小规模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差额)
应纳税额=(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的费用)÷(1+5%)×5%
5. 进口货物应纳税额=(关税完税价+关税)÷(1-消费税)×增值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