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管剩余收益的计算公式如下:
剩余收益的计算公式为: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投资收益率或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规定或预期的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剩余收益是可以使业绩评价与整体企业的目标协调一致;引导投资中心管理者的成本意识。
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心的经营净利润扣减部门经营资产按规定的资本成本率计算的资本成本后的余额。剩余收益是指投资中获得的利润,扣减其投资额或净资产占用额按规定(或预期)的最低收益率计算的投资收益后的余额。是一个部门的营业利润超过其预期最低收益的部分。
拓展资料:
尽管剩余收益符合经济利润的概念要求,但应注意的是,剩余收益并不等于经济利润。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其性质和结果取决于不同的计算方法。由于资本成本的内涵是毋庸置疑的,不同版本的剩余收益的区别在于对收益和股权投资资本价值的不同确认。
会计收入可以直接作为计算的起点,也可以适当调整会计收入,更好地反映真实收入;权益资本可以直接按账面价值或现值(当前投入成本或当前市场价格)计算。
剩余收益的基本观点认为企业只有赚取了超过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净利润,才算是获得了真正的剩余收益;如果只能获得相当于股东要求的报酬的利润,仅仅是实现了正常收益。
中级财管剩余收益可以使绩效评估与整个企业的目标相协调,引导投资中心管理者具有成本意识,并采取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允许不同的风险调整资本成本。但是每个部门的业绩无法比较。易于操作的数据。它不适用于不同部门之间的比较。大尺度和小尺度是不同的。
经济增加值是财管第几章的内容介绍如下:
中级会计财务管理第十章。
经济增加值的基本原理如下:
1、经济增加值=调整后税后经营利润-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调整后的投资资本。
2、经济增加值与剩余经营收益有两点不同:①在计算经济增加值时,需要对会计数据进行一系列调整,包括税后经营利润和投资资本。②需要根据资本市场的机会成本计算资本成本,以实现经济增加值与资本市场的衔接;而剩余收益根据投资要求的报酬率计算,该投资报酬率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做出不同选择,带有一定主观性。
3、尽管经济增加值的定义很简单,但它的实际计算却较为复杂。为了计算经济增加值,需要解决经营利润、资本成本和所使用资本数额的计量问题。不同的解决办法,形成了含义不同的经济增加值。
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需要进行经济增加值调整,经济增加值调整是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十几项标准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这种调整是根据公布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的数据进行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是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十几项标准的调整计算出来的。这种调整是根据公布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的数据进行的。
公司投资于某项长期基金 ,本金为 5000 万元 ,每季度可获取现金收益 50 万元 ,则其年收益率:(1+50/5000)∧4-1=%,这道题是在考项目投资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计算。
(1+年度利率/4)^4-1=(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