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两个月过一门

feion1992024-07-24  4

2个月备考一门注会考试科目时间上还是够用的,但是考生需要在每天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考。注册会计师各科考试难度都比较大,需要考生掌握的内容也非常多,考生除了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外,多做习题进行练习和巩固也是非常重要的。注册会计师各科考试题型1、《会计》单选题12小题,每题2分;多选题10小题,每题2分;计算分析题2小题,每题10分;综合题2题36分。2、《审计》单选题25小题,每题1分;多选题10小题,每题2分;简答题6小题36分;综合题1题19分。3、《财务成本管理》单项选择题14题共21分;多项选择题12题共24分;计算分析题5题共40分;综合题1题共15分。4、《税法》单选题24小题,每题1分;多选题14小题,每题分;计算题4小题共24分;综合题2小题共31分。5、《经济法》单项选择题24题共24分;多项选择题14题共21分;案例分析题8题共55分。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单项选择题24题共24分;多项选择题14题共21分;简答题4题共30分;综合题1题共25分。综合阶段考试试卷一和试卷二的考试题型,均为综合案例分析题。注册会计师报考科目建议1、报考两门(1)会计+审计审计是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而财务报表是企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需要考生充分了解《企业会计准则》。另外,审计中涉及很多会计知识,比如综合题中总会涉及到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资产减值的有关知识等。同时报考这两门比将这两门分开报考所花费的精力要少很多。但是这两门科目的考试难度都比较大,适合有一定基础的考生进行报考。(2)会计+税法这两门科目的关联性较大,而且税法相对简单,对于零基础考生,备考压力会相对轻松,因此也更容易通过。《会计》有一章所得税,而《税法》中有一部分企业所得税,放在一起比较容易理解。建议先学《税法》中的企业所得税,再学《会计》中的所得税,具体抽象结合学习。2、报考三门(1)会计+税法+经济法此组合中会计和税法关联性较大,而经济法则相对独立且比较简单,故此组合的难度比较小,作为零基础考生一年报考三门考试科目还是挺合适的。(2)会计+审计+税法零基础考生还属于上班族,备考时间不是很多,同时备考会计、审计两大科目,还要再加一科税法,备考难度较大。本组合比较适合备考时间相对充足的考生。注册会计师考试方式是什么注册会计师考试采用闭卷机考的形式,考生需要在计算机终端获取试题、作答并提交答题结果。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设置6门科目,综合阶段只设置一门科目。考生可选择使用仅限于考试系统支持的输入法及其功能,考试系统支持5种输入法:微软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极品五笔输入法、常用五笔输入法。另外,微软新仓颉输入法、速成输入法和新注音输入法仅供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使用。

我觉得这一个还是比较难的,因为会计零基础的话最开始入门的一些东西还是比较难一些的,一旦入门的话也许两个月是可以通过一门的

两个月一门,共8个月做题要技巧很多注会考生会反应这样一个问题:考试时间不够用,后面的主观大题做不完。要知道,主观题的分值占比很高,没时间做的后果可能就是整道题全军覆没。在做模拟试题时,他也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他发现如果从主观题开始做,效果可能会好很多。因此考试时,他从主观题开始做起,考试时间还剩下半个小时的时候,在着手做客观题。主观题一般分为几个小问题,如果遇到难点,就先放一放,不要浪费太多时间在一道题目上,客观题也是这样,对于那些计算量大、耗时长的客观题也可以先放一放,留到最后去做。他称,“考试到最后,大家拼的就是心态以及一些解题技巧。对于主观题一定要能写就写,不要留空白。而对于客观题,就是一定要保证客观题的正确率。”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在职CPA考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工作忙的时候根本就没时间复习备考,他也是如此。但是他有着自己的学习技巧,就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家住上海的他,工作地点在陆家嘴。每天上下班的时间大概要花费三个小时。因此,他就利用在地铁上的时间背诵经济法以及财务成本管理相关知识点,有位子坐的时候也会拿出一些题目来做。除此之外,中午午休时间、下班后的时间都被他充分利用。原来生活中的看电影、唱K则变成了做题、看资料书。保持各科学习的连贯性和循环性“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也不例外,加上在事务所的工作比较忙,有时候下班后根本没有精力看书。但是想一想,这是我注会考试五年有效期的最后一年,如果今年这四科不通过,之前考过的两科成绩也会被取消。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有一种背水一战的感觉。”他笑着说道,“学习最不可取的方法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在后来的备考中,我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量,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是非常重要的。”是的,学习的连贯性能够让你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不是知新而忘旧。除此之外,他还透露了一个学习习惯,科目的学习要有循环性,不要死盯着一个科目学习,今天学习经济法、明天就可以看财务成本管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保证各个科目的学习的循性,合理安排每个科目的复习时间。“说实话,就算是到了考场,我还在学习”,他补充道,“每次考试前,我总是提前到达考场,将一些重点知识点再复习、背诵一遍。这样做首先可以缓解考试紧张的心情,让自己提前适应考场氛围,除此之外,这些重点知识出现的几率比较大,说不定就用上了。”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3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