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如何做思维导图

feion1992024-07-24  4

1、圆圈图,定义一件事

2、气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

3、双重气泡图,比较和对照

4、树状图,分类和归纳

5、流程图,弄清先后顺序

6、多重流程图,分析因果关系

7、括号图,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8、桥状图,类比或类推

扩展资料: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

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1、阅读书籍

如果是理论性书籍,很多情况下前后章节连续性不是很强,可以读完一章之后进行一次整理,如果是整体性较强的书籍,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阅读完成,可以读完全书一并制作思维导图,这个大家根据实践情况和书籍难度自行判断。

2、构建框架

可以直接将书籍的目录录入到思维导图中,也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录入。主要的目标是将书籍中最重视的部分框架清晰的反映在思维导图中。

3、录入重点

将书中的重点论证部分录入思维导图,同时将自己摘录、勾画的部分录入,这个时候不必变更书中原句,简单的录入即可。

这时有两种内容,第一种是和书籍框架及论证有关的,放入导图的对应分支下;第二种是与框架无关,可以在导图中建立一个“杂项”的分支,将所有内容统统扔进这个分支下。

4、调整方式

如果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作者的思路或者纯粹和作者有关的东西,那么绝对不关心作者或者本书的思维框架如何,但是在书中可能关心其中某些部分。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关心如何做分析阅读,如何做检视阅读,如何做主题阅读,那么可能要做三个主要的分支。

5、论证引入

将内容和论证放入相应分枝中,完成了整体框架的构建,这时候就是该细化的时候了。

6、细化语言

细化每个分支的逻辑性和语言。框架已经有了,每个分支下也有了一定内容,但是每个独立分支下的逻辑性并不清楚,需要将书中原话转变成自己理解的话语,尽力简化。

同时,将这些句子的逻辑关系理清,用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时就有了一个层次、逻辑清楚的思维导图了。

7、处理杂项

大家没有忘记杂项中还有很多内容吧,处理一下这些句子,有些内容可以放入前面整理出的框架中,有些东西则和全书整体框架并不相关。

8、内容归档

比如管理一个专门的导图,日常杂项一个导图,谈读书系列一个导图。将杂项中的内容分门别类的归入这些导图中去,不必太过在意构架和体系,可以同样在它们中建立杂项,扔进去就OK了。

等到想用的时候再说,到时候不过是一个搜集资料的过程而已。同时,最好注明该条出自哪本书和页码。

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正式进入基础复习阶段,学习的方法有很多,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我向考生们介绍一种高效学习方法——思维导图学习法,利用思维导图学习,不仅能使自己积极进行知识点总结,形成清晰的思路,还能对知识点进行快速查漏补缺,我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一、思维导图学习方法:   《公司战略》科目知识点碎,记忆内容较多,在未掌握记忆方法的前提下,学习难度较大。我简单介绍一下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学习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一)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图示不可能一一列示   比如战略选择类型的优缺点、组织结构的优缺点,属于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思维导图不可能详细列示这些内容,需要考生根据教材仔细掌握。   (二)思维导图中,重要内容可以采用填空方式提醒自己掌握。   (三)最后冲刺使用导图   考生们在考前最后两个星期利用导图,回顾教材内容。目的是把相关知识点串联,避免遗忘。还可以采用遮盖的方法,确定自己未掌握的知识点。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思维导图毕竟版面有限,注会考试依然需要以教材和轻松过关一为主,不要认为只使用导图就可以通过考试了,导图中仅仅列示相关知识点,学员们需要做一定的习题,掌握知识点的具体应用。   (二)《公司战略》科目考试时间有限,题量大,学员们一定要对常考的知识点达到熟练的程度,否则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   成功源于勤奋,预祝考生们在201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轻松过关!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3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