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级会计免费

feion1992024-07-24  6

2022年领取中级会计证书需要收费吗?中级会计证书是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最后一个流程,很多考生是第一次领取,没啥经验。小编就来给大家解答一下证书领取的相关问题,希望大家都拿证顺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中级会计证书领取流程

考试合格者在领取中级会计职称证书时,应在当地要求的时间内携带所需材料和证书(参照当地通知),填写《资格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并将相关材料报送当地人事考试管理部门。各市考试管理部门对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后,报省职改办审核,无误后颁发证书。

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历年真题、培训课程资料免费下载,详情请点击: 获取!

二、领取中级会计证书领取需要收费吗?

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的费用一般在10元左右,但有些地方已经取消了该项费用。考生在领取证书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当地政府发布的证书领取公告,了解所需材料和价格,在限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领取考试证书。

三、考取中级会计证书可以增加落户积分吗?

目前,中级会计证已经成为很多城市积分落户的加分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经实行积分落户制度。比如在广州,中级会计证持有人还可以增加50分的居住证积分;在上海,中级会计职称证书100分。

虽然会计职称和户籍没有直接挂钩,但是会计职称在居住证积分落户上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此证还将享受购房、补贴、补助等优惠政策。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每年中级会计考试报名人数都在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提高个人水平。福建中级会计考试时间是什么时候?有免试科目吗?想要知道更多考试相关内容的小伙伴,快来和高顿小编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中级会计考试有免试科目吗?

没有。中级会计考试不存在免试科目,考生必须要在两年内通过三个科目考试,才能取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如果两年内没有通过三个科目的考试,则考试成绩过期科目需重新参加考试。

考生在报考时可以根据个人的会计基础来选择考试科目报考。如果是没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可以选择第一年报考一科或者两科,然后第二年再报考剩余科目。如果是有相关会计基础的考生,也可以尝试一年报考三个科目。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企业在职职工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的,取得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在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向当前失业保险参保地经办机构申领技能提升补贴。补贴标准为初级(五级)补贴1000元、中级(四级)补贴1500元、高级(三级)补贴2000元。中级会计补贴如何申请?推行职业培训补贴网上申报、网上审核、联网核查和信息共享,实现“线上全省通办、线下一窗通办”、“补贴培训进系统、系统之外零补贴”。1、申请材料企业或培训机构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或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申请培训补贴的,应提供年度补贴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申请表、培训合格人员花名册、“五类证书”复印件(证书信息能在网上查询的不再提供,下同)、垫付培训补贴协议或代领协议、税务发票(或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申请预拨项目制培训补贴资金的,应提供年度补贴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申请表、培训开班人员花名册、培训协议复印件、税务发票(或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申请拨付剩余补贴资金的,还应提交培训结业人员花名册、“五类证书”复印件。个人申请的,应提供年度补贴性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申请表、“五类证书”复印件、税务发票或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2、申办流程上述申请材料经所在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统一向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对符合条件的,由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支付到企业、培训机构、申请者本人银行账户或信用账户。3、其他事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参加培训后取得“五类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原则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过3次,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河南中级会计补贴标准是多少?完成培训学时且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初级工1200元/人、中级工1600元/人、高级工2000元/人、技师4000元/人、高级技师5000元/人补贴;取得培训合格证的,给予700元/人补贴;初次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给予800元/人补贴,参加3年一次复审培训并换发新证的,给予300元/人补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3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