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成绩与预期差别不大

feion1992024-07-24  3

如果估分比较准确,最终的结果和估分成绩差距不大。

成绩相差太多,好多考生都会冒出这样的一个念头,其实,大家也别紧张,注会考试阅卷非常标准,且过程非常严谨,不可能有这样的原因。卷前中注协的专家会组织进行集中授课,对每个题目的阅卷规则、采分点、考生可能作答的类型等进行讲解。

阅卷人参加相应的规则考试,考试通过后方可进入阅卷组。在10月的20多天里,勤劳的阅卷人被分为几组,每组负责一个大题,每天都要经过9-12小时以上的伏案阅卷工作。

相关信息

考生在通过专业阶段的全部考试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的考试。综合阶段考试设职业能力综合测试一个科目,分成试卷一和试卷二。试卷一以鉴证业务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会计、审计和税法等专业领域。

试卷二以管理咨询和业务分析为重点,内容主要涉及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和经济法等专业领域。试卷一设置5分的英文作答附加分题,鼓励考生使用英文作答。综合阶段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职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与态度。

很多人就认为只要通过注会考试取得证书就可以安枕无忧,所以同学们在考试过程中基本都持着“60分万岁”的心态去应考。殊不知注会考试成绩高分与低分也会给将来就业带来一定影响,下面我们来看看吧。一、企业认可度不同对大多数想把CPA作为自己的职业敲门砖或者是职业上升阶梯的人来说,最终的CPA通过的科目和成绩,都会对企业的认可度产生影响。通过科目越多,企业的认可度越高,通过的成绩越高,企业的认可度也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每年六科状元会非常受大家热捧的原因。二、专业能力差别成绩的高低,首先就决定了求职者之间的专业能力差距有多大。我们以CPA会计科目举例,CPA的重点知识是可以直接运用到工作中的,比方说学完会计科目后,很多考生就能知道如何计算收入费用利润,如何根据一个财务报告分析出自己想要的东西等等。而你的CPA分数越高,就说明你掌握的专业知识越多,别人了解金融资产、长投、负债和所得税等各项知识,你连金融资产都没掌握扎实,工作中自然没有优势。三、学习态度差别从学习态度上来讲,成绩高低也决定了学习态度的问题,而很多时候,学习态度就是工作态度的反映。“60分万岁”,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有一种侥幸心理存在的,能努力到60分即可,那么在工作中大多数人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肯定也是能解决即可,不会去想把工作做到最好,对企业来讲也是一种损失。四、实践能力差别除了理论,成绩的高低还会体现在实践能力的差别上。之前我们在看“学历鄙视链”的时候,HR谈到为什么只招985的本科生,原因是他们的口语能力更好,他们已经开始自主创业,他们有能力自己编程等等,这些无一不是专业带给他们的优势。专业知识越多,转化为实践能力就会越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知识原理。

不是,CPA的成绩单分数和实际上的卷面分数是不一样的,成绩单上的分数是经过正态分布调整过的。资格证书考试一般会最终调整分数,是按照正态分布的规则进行调节的,如果你落在了60分所对应的区间之外,其实差的不是一分两分,所以说只要是没有达到60分,来年都需要非常认真地准备。

所谓调分并不是通常理解的整体加减分,或者按正态分布确定通过率乘系数到总分上:

第一步:从阅卷平均成绩中确定每个题目的难易程度;假设总分均为10分的三道题目,第一轮评卷后,范围内的考生平均得分结果为10分、6分和2分,三题按得分率评价为难度低、正常和高;

第二步:评定考卷整体的难易程度;

第三步:结合上述两点难易程度确定需要调分的题目;如上述第三题得分率过低,而当年整体难度又偏高,则以此题为基础进行“调分”。比如将此题总分下调为6分,调下来的差值4分按照比重进行分配到低难度与正常难度的题目上。所以某一科是否调分,是要看整体的情况,要看整个试卷的难易程度,以及考生的答题状况。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336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