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一般指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初级会计是助理会计师,从事的是会计行业。
一、考试科目的区别
cpa考试科目为: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两个阶段: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考生只有通过专业阶段的考试才能参加综阶段的考试。
专业阶段共考6门:《会计》、《审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综合阶段共考2门:《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二)》。
初级会计考试科目为:
《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试的合格标准是考生一次通过两个科目的考试,才可以领取初级会计师证书。
二、从业方向的区别
cpa从业方向:
注册会计师可以在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也可以去企业,从基层做起,但随着经验的不断增长,升职加薪会非常快。如果能力突出,收到老板的赏识,CFO也不是没有可能。
初级会计从业方向:
可以从事出纳、会计等岗位,能力突出也可做到财务主管职位,但发展受限,一定年限后才可以报考中级,进一步发展。
1.遵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无严重的违反财经的纪律行为。
3.热爱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具备一定的会计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4.有国家认可的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包含高中、中专、职高和技校取得的学历。
初级会计报名时间一般在年初,报名入口是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需要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报名,未完成报名的,只能等待下一次报名。
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按照属地化原则,在职人员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考cpa不必先考初级会计。
注册会计师不必先考初级会计考试。根据中注协规定,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具有会计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可以报考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一般在8月进行,原则上一年一次。具有高级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经济师和高级统计师或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相关学科副教授。
副研究员以上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简称免试申请人),可以申请免予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1个专长科目的考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按照互惠原则与境外会计职业组织达成相互豁免部分考试科目的、符合豁免条件的人员,可以申请免予部分科目考试。免试申请人取得免试科目资格后,免试科目长期有效,不得提出变更免试科目。
考生取得注会证书之后可以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也可以进入企业从事财务工作。不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难度比较大,建议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按照自己平时习惯的答题顺序作答,要注意控制好每个题目的作答时间。考生应该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主观题,主观题分数占比大,难度也比较大,主观题的作答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计算。
注册会计师是否算初级会计师:不算。
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即可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
注册会计师是执业资格,初级是会计类职称。
我们国家现有会计职称: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会计职称亦称为助理会计师,中级职称又称为会计师,高级职称又称为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和初级会计师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初级会计师从事的是会计行业,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是审计行业。
对打算从事审计行业的人员来说,注会证本身就具备了较高的含金量,能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这在财会领域将更容易得到同行人的认可。
初级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区别:
会计职称考试中排名依次是会计从业、初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职称、高级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
大学期间,如果选择进行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毕业后,不会面临毕业就失业的窘境,可以选择从事出纳、会计工作,一边工作一边积累经验,而且会计行业需要大量的实践能力,需要扎实的基础,需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初级会计考试可以让你对会计知识掌握的更加全面,对会计行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积累更多的知识与经验。
如果想要从事会计行业,在面试时,拿什么证明自己是学会计的呢?拿什么征服面试官呢?初级会计职称证书是对你最好的认可,也是从事会计行业必备的证书之一,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科目有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这两门是会计的基础,也是做会计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管会计从业考试取消与否,初级会计职称证书都是对自己能力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