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级会计备考三门科目最少需要40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建议《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总学习时长不少于200小时,《财务管理》科目总学习时长不少于100小时,《经济法》科目总学习时长不少于100小时,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备考时间。2023年中级会计三门科目具体学习时间怎么分配呢?2023年中级会计考试三个科目的学习阶段可以划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不同阶段的学习时长是不通过的。1、《中级会计实务》科目总学习时长不少于200小时。建议基础阶段100小时,强化阶段80小时,考前冲刺20小时。2、《财务管理》科目总学习时长不少于100小时,划分为具体的备考阶段也就是基础阶段50小时,强化阶段40小时,考前冲刺10小时。当然假设考生的计算能力比较薄弱的话可以多花点时间在财务管理这个科目的学习上。3、《经济法》科目总学习时长不少于100小时。基础阶段50小时,强化阶段40小时,考前冲刺10小时。假设考生经济法这个科目学习的比较好的话可以多花点时间和精力用在财务管理和中级会计实务这两个科目上面。中级会计各科目的考试时长中级会计考试科目共有三门,包含了《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其中《中级会计实务》考试时间为165分钟,《财务管理》考试时间为135分钟,《经济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生应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所有考试科目,才能获得中级会计证书。中级会计各科目的考情分析1、《中级会计实务》:这个科目在中级会计三科考试科目中最难的一科,主要侧重于考察考生对于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根据重点恒重与逢新必考原则,考题范围都在考试大纲和教材的范围之内,考点覆盖比较全面。2、《财务管理》:这个科目的考试难度在于对于计算公式的运用,比较考验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2022年中级会计《财务管理》考试难度,与历年相比有轻微提高,主要体现在整体计算量增大、对知识点的考查更详细。3、《经济法》:这个科目的考试难度比前面两个科目考试的难度要小一些,但是这个科目需要记忆的法条法规比较多,需要考生大量记忆。
中级会计要一年过三科首先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备考时间是充足的,考生每个科目至少要准备400小时的备考时间,同时备考还要将看书与做题结合起来,遇到不会的先做好标记,待学完一个章节后,再回去将不懂的知识点解决,备考不能只看书做题,还要安排额外的时间进行复习。中级会计备考的建议1、利用好教材考试考核的主要还是教材的内容,复习资料的作用是巩固教材不会包括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所以,备考时应先仔细阅读一遍教材,再看复习资料,考前最好再阅读一遍教材。2、合理安排每科的复习时间不要平均分配时间,应当按照难度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比较合理的复习顺序应该是《财务管理》、《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这是由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财务管理》的理解性最强,《经济法》的记忆性最强,《中级会计实务》介于二者之间,但《中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又多又杂、难点很多,有些内容需反复阅读才能读懂,因此复习时间合理的配比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2:1:1。3、多刷题,保持做题节奏和巩固知识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是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及综合题。对于选择、判断题这些客观性的题目,需要不断刷题巩固基础知识,错题的反馈是最直接的,得到错题反馈之后,需要不断的回顾。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由教材中的例题演化而成,因此必须纯熟把握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综合题的得分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有思路,对于每一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都要弄懂。中级会计考试合格标准中级会计考试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科,满分均为100分,60分是合格标准。中级会计证书的含金量中级会计证书含金量较高,是会计行业的进阶证书。要报考中级会计不仅要满足学历要求,还要满足与学历相对应的工作经验要求,因此取得中级会计证书,可以表明自身的专业水平过硬,有能力胜任单位会计机构的负责人,甚至有机会评高级会计师。
尽管财政部没有公布2021年中级会计报名时间,但已经有考生早早开始了明年的备考工作。从历年的数据来看,一年报考3科的考生占据了65%,那么对于选择一年报考三科的考生,时间方面该如何安排?具体该怎么学习?
三科备考要花多长时间?
我们知道中级会计考试要求考生在两年内通过三科考试,而《中级会计实务》是三科中难度最大的一科,一般建议备考时长大概在300h左右;
《财务管理》是三科中计算量最大的,公式多、计算多,学习来也是一个头两个大,一般《财务管理》建议备考时长大概为260h左右;
《经济法》则是三科考试中的记忆担当,内容多、杂、细!需要大量的记忆,许多考生表示太伤脑!《经济法》建议备考时长220h左右。
综上三科加起来备考时长大概在780h。所以,时间真的够吗?
不同考试人群如何进行备考?
零基础考生
零基础考生入门就存在一定的障碍,为了能够快速融入学习中,首先了解科目特点,探索学习方法。优先学习会计的基础知识作为铺垫。《中级会计实务》应该是最先学习的科目,其次是《财务管理》,最后是《经济法》。
学习建议:零基础考生备考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专业术语,难以理解,自学的话非常吃力,可以借助网课之类的课程辅助学习。少走弯路,高效备考。
在职人员、宝妈级别考生
在职人员、宝妈类的考生有一共同特点,学习时间时间、精力比较紧张。首先,在科目搭配上面,深空网建议大家分两年报考,这样不会给自己太大的复习压力,通过的几率也要更大些,例如可以优先报考《中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第二年报考《财务管理》。
学习建议:学会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
全职备考考生
全职备考的考生时间、精力都非常充足,一定要做好时间规划,具体到每一天的各个时间段。同时制订一份学习计划,越详细越好。每天按部就班学习,严格执行,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如果不能合理利用时间,复习进程无论是前松后紧还是前紧后松对我们的备考都是不利的。
学习建议:报考科目一定是三科,毕竟中级成绩只有两年有效时间,分两年报考都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在时间、精力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一年三科还是比较有保障的!
目前,2021年中级会计备考工作已经来到强化阶段了,不过还是有一部分小伙伴迷失了方向感,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学起。下面深空网针对不同科目提供几点建议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经济法》
(1)内容较多,但决非“死记硬背”!经济法确实需要大量的记忆,但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学习的方法有:一是要注意多归纳,往往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2)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并不需要你原封不动地背过,而是只要自己知道基本思路即可,通过举例不仅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在面对考题时往往会知道如何想如何答。
《财务管理》
(1)相对较难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内容,对于多数从事财务工作的人来说,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与经济法相比,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建立在一些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学起来比较抽象。
(2)公式多、计算量大每年试题的分值中有一半是直接涉及到计算的,这些计算题是建立在较复杂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基础上的,而且涉及到的数字基本上都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分析运算出来。
《中级会计实务》
(1)考试中突出重点。本课程的重点很突出,如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收入、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报表的编制等,一般都有大题。
(2)试题覆盖面广。在复习时应坚持“全面复习、重点掌握”的原则。
(3)注重更新知识。比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应付职工薪酬、所得税等。应该作为考试的重点。
(4)综合性较强。要做到对教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才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