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初级考试多长时间如下:
会计初级考试的时长是3个小时,也就是180分钟。
1、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会计初级考试分为两个科目:《财务会计》和《经济法基础与合同法》。每个科目考试时间为小时,题目数量不固定,具体根据题型和难易程度而定。
2、在考试中需要注意时间分配,不能耽误时间,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规划,尽可能把握好时间,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或不确定答案的问题可以暂时跳过或标记,等自己完成所有的题目后再回过头来解决。
会计初级考试的好处
1、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通过会计初级考试可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证明了成绩优秀者掌握了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初级财务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财务工作的基本条件之一。
2、提升职业竞争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从事财务和会计等职业必须的基本证书,持有该证书可以提升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给就业人员带来更多就职机会和晋升机会。
3、开辟职业发展路径:通过取得会计初级证书,可以作为开启财务类工作的“入场券”,还可以有机会参与企业的业务决策,有足够的机会向其他具有更高行业地位的财务进阶。
4、加深会计知识和理解:通过会计初级考试的学习和备考,不仅可以掌握有关会计学、财务管理、税收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加深对财务管理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升财务分析、预测能力,更好地完成管理任务服务决策者。
5、掌握职业标准:会计初级证书考试是根据职业标准进行的,取得会计初级证书后,人员可以根据职业标准,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并能适应各种工作的需求,同时也能为公众提供专业的服务。
初级会计考试时间共3小时。
上午考试时间为8:30-11:30,下午考试时间为14:30-17:30,《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为75分钟,《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为10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考试特点: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主要是关于文字记忆和计算类的内容,相对《经济法基础》考试来说难度更大,需要考生具备各项综合能力,也为《经济法基础》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经济法基础》相对而言没有《初级会计实务》难,考点内容基础性强,多是需要考生理解和记忆的内容,每年教材内容都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格外关注教材中发生变化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往往是考试重难点。(数据来自高顿教育)
初级会计职称各科目考试题型:
初级会计考试两个科目《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试都有四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不定项选择题。
单选题: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是四个题型中的基础题,因此也是拿分题,主要是对知识点熟练程度的考查。可以采用一些答题方法如直接选择法、排除法、比较法等作答。
多选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2-4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全部选对得满分,多选、错选、不选都不得分。多选题较单选题来说,难度更大一些,需要更加熟悉相关的知识概念,是得高分的基础。
判断题:考查每道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判断正确得1分,不作答不得分,判断错误倒扣分。
在判断困难时可采用一些答题方法如倒推法、排除法、绝对词对错法等,在没有十足地把握判断对错的情况下,不要胡乱猜测作答。
不定项选择题:又称为主观题客观化,围绕一个案例设置一大题,每题有4个选项,从四个选项中选择1-4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全部选对得满分,少选得对应分,多选、错选、不选不得分。在有些选项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选,得到少选部分分值也可获得较高分数。
初级会计考试时长一共是180分钟,初级会计考试一共考两门科目,两门科目同时进行考试,但其考试时长不能共用,《初级会计实务》科目的考试时长是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的考试时长是75分钟。初级会计合格标准初级会计考试两科合格标准均为60分,试卷满分为100分,参加考试的人员,需要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两个科目的考试,才能取得初级会计证。初级会计合格标准实行考前资格审核的成绩合格考生需关注各地财政部门官方通知公告,按照官方公告要求进行办理和领取初级会计证书。实行考后资格审核地区成绩合格的考生领取资格证书前需先到指定地点进行初级会计报名资格审核再领取证书,对不符合报名条件提供虚假信息者,即使考试通过也不予核发资格证书。初级会计证书领取时间初级会计证书领取时间一般在成绩公布后的5-6个月之后,各地财政局会陆续发放本地区领取时间。广东、浙江等部分地区已实行电子合格证书,电子合格证书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初级会计证书有效期通过考试领取的初级会计证是永久有效的,但需要定期登记以及按规定进行继续教育。取得初级会计证的人员应当自取得证书的次年开始参加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少于90学分。其中,专业科目一般不少于总学分的三分之二。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国范围内当年度有效,不得结转以后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