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求。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个科目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证。
要求2年通过,因为中级会计的成绩实行2年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若是超过成绩管理周期后考生还有科目未通过,那么在管理周期实行的第一年取得的合格成绩作废,考生需要重新报考成绩作废科目。
中级会计考试合格标准:
中级会计考试有《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和《经济法》三科,满分均为100分,60分是合格标准,在连续两个年度内三门科目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即为通过考试,可以获取中级会计师证书。
若两年内还有科目成绩未达到60分及以上,那么第一个考试年度的合格科目成绩作废,需要重新考试。
中级会计考试备考方法:
1、利用好教材。
考试考核的主要还是教材的内容,复习资料的作用是巩固教材不会包括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所以,备考时应先仔细阅读一遍教材,再看复习资料,考前最好再阅读一遍教材。
2、注意每科的复习时间。
中级会计的三门科目中,《中级会计实务》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但《中级会计实务》也是其他两门课程的基础,学习上必须要做到理解加记忆,所以,一遍教材的学习肯定是不够的,还要第二遍强化知识点的学习理解,对于较难的长投和合并报表等知识点,还需要三次四次的反复学习和书写分录。
《财务管理》考试结合教材及大纲出题,所以,学习一定要重视教材,把教材中的例题搞明白,做好归纳总结。《经济法》考试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来考察,所以学习必须要理解记忆。学习时按章节归纳考点,并整理出知识框架体系,由于经济法中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建议大家最后学习这门课程。
3、多刷题,保持做题节奏和巩固知识。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题型是单选、多选、判断、计算分析及综合题。对于选择、判断题这些客观性的题目,需要不断刷题巩固基础知识,错题的反馈是最直接的,得到错题反馈之后,需要不断的回顾。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由教材中的例题演化而成,因此必须纯熟把握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综合题的得分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有思路,对于每一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都要弄懂。
中级财务会计考试是要在两年的时间内考完三门科目。
拓展:
中级财务会计是指通过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取得或持有中级会计职称的会计人员。
1、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科目:《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2、报考条件:(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具备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具备博士学位;
(6)、取得经济相关专业技术中级资格
中级是两年内过三门。
中级会计师考试是两年过三门的,中级会计师考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两年,即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在连续的二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才能够获得中级会计师证书。
在两年内通过《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三个科目。即若第一年只过了其中1门或2门,则第二年只需报考剩下的1门或2门。若2年内3门没有全部通过,则需要从头开始报考。
《中级会计实务》满分100分,合格标准60分,《财务管理》满分100分。合格标准为60分。《经济法》科目满分100分,合格成绩标准为60分。
会计职称考试是由财政部、人事部共同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共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师和高级会计师职称三个级别。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每年考试一次,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中级会计师考试注意事项:
1、放松紧张情绪,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这样学习效率才能更高。在考试前,可以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例如“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了”“拥有足够的实力通过考试”等等。这样可以增强自信心,提高考试的表现。
2、正常作息,注意饮食。在考试前,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作息时间。同时,饮食也要注意清淡,不要食用过于刺激性的食物。此外,不要参加剧烈的运动。
3、抓住时间,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在备考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抓住时间,利用每个空闲时间进行复习。
4、划重点,梳理重点难点知识。对于考试内容,要重点复习难点知识,并且要有所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在复习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制定知识点总结表或思维导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