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会金融资产分类新三类和旧四类主要有三种区别:
1.手续费有区别
金融资产的旧四类,其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手续费用却是要借记收益的,而其他新三类是计入初始计量金额的。因此,二者的手续费是有差别的。
2.计入成本有区别。
在买入时买价中,金融资产的旧四类,一系列的应收股利是不计入成本的,而是归入借记应收股利里。金融资产的新三类则不同,需要将这些都计入成本。所以,在计入成本这一项上,二者同样有区别。
3.账面价值有区别:
旧四类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账面余额相等。新三类资产中,账面价值是账面余额和已经提的减值准备的差值。故而,因当重视账面价值在二者中的区分作用。
1、手续费不同
旧四类类金融资产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手续费是要借记收益的,而其他新三类是计入初始计量金额的。
2、计入成本不同。
旧四类金融资产在买入时买价中包含的应收股利都不计入成本,而是借记应收股利。
新三类金融资产需要计入成本。
3、减值准备不同。
旧四类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不提减值准备的。
新三类交易性金融资产需要提减值准备。
4、账面价值不同。
旧四类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等于账面余额。
新三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等于账面余额减去已经提的减值准备。
扩展资料
在1993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从统计目的出发对金融资产作了以下分类:
⑴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
⑵通货和存款;
⑶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金融衍生工具);
⑷贷款;
⑸股票和其他权益;
⑹保险专门准备金;
⑺其他应收/应付帐款。
SNA中的金融资产;实际是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记录的这些统计对象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
对每一部门来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该部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金融负债和该部门已经获得的金融资产,它提供了有关一个部门金融手段运用程度及该部门在债权、债务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双重关系。
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和衍生金融资产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金融资产
三个部分组成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基本准则;二是38项具体准则,规范企业发生的具体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三是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包括具体准则解释和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等,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提供操作性规范。会计准则是反映经济活动、确认产权关系、规范收益分配的会计技术标准,是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依据。
(1)新准则与原准则包含内容的差异。原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新准则规定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附注5个部分。1)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直接反映了主体在一定期间的总收益和总费用,新准则将所有的权益变动表由原来的附表上升为主表,有利于更全面地反映主体权益的综合变动,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详细的信息。2)新准则更加强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单独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正确编制和提供现金流量表,有利于报表使用人预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评估公司偿还债务、支付股利以及对外筹资和发展能力,分析本期净利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评估报告期与现金有关或无关的投资及筹资活动,帮助报表使用人做出正确的经营、投资和信贷决策。3)新准则要求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新准则要求的附注更加重视信息的披露,披露的内容也更加全面。4)新准则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因原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包含的部分内容在主表及附注中已体现,另外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等的内容不宜通过会计准则加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