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交会计算

feion1992024-07-25  0

后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未知点上,通过测量已知点来获未知点的坐标。

前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已知点上,通过测量角度或者距离来确定未知点。

原理为利用后方交会计算外方位元素,利用前方交会解算待定地面点坐标。

双像解析摄影测量中的后交-前交解法,常用于已知像片的外方位元素、需确定少量待定点坐标的情况。解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后方交会、前方交会。

扩展资料:

测绘中相机标定方法可分为三类:

1、传统相机标定法,通过建立精密加工的标定块上已知三维(3D)坐标点与其像点间的对应关系,计算摄像机的内外参数。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较高的精度,但不适用于在线标定和不能使用标定块的场合;

2、基于主动视觉的标定方法,需要控制摄像机做精确的特殊运动(如绕光心旋转或纯平移等),以计算内外参数。该方法的优点是算法简单,往往能获得线性解,缺点是不适用于摄像机运动未知或无法控制的场合;

3、自标定方法,利用不同角度获得的同名像点间的对极几何关系(即同名像点共面),计算出摄像机内外参数。

后方交会的优点:

1、自由设站不受已知点位位置的限制。特别是在放样基坑中的承台边线、放样垫石边线、调整悬灌模板、放样墩身、放样现浇梁中线等工作中更为突出;

2、不用进行仪器的对中工作,仅需精平全站仪,节约了时间和劳动强度;

3、减少了支导线的布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放样精度。随着工程难度的增大,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重视控制测量的精度,而且还应该重视放样精度的提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方交会

已知A、B两点的坐标,为了计算未知点P的坐标,只要观测∠A和∠B即可。这种测定未知点P的平面坐标的方法称为前方交会。

后方交会是指仅在待定点上设站,向三个已知控制点观测两个水平夹角a、b,从而计算待定点的坐标,称为后方交会。

原理为利用后方交会计算外方位元素,利用前方交会解算待定地面点坐标。

扩展资料

交会点测量常用的方式有测角的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两点法交会。

1、前方交会方法简便,精度可靠;当待定点的个数多于设站已知点时,能有效地节省工作量,故被广泛应用。

2、侧方交会应用亦较多。后方交会只在待定点上设站,当待定点个数不多时可节省工作量,但若待定点与已知点位于或接近于同一圆周(称为危险圆)上时,将失去求解条件或者点位误差增大至超过允许限度,所以一般只在图形条件良好时使用。

3、两点法交会通常只在条件困难的个别情况下使用。上述几种交会方法的基本特点。

4、用测边代替测角,同样可以进行前方交会、侧方交会、后方交会和两点法交会,称为边交会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前方交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后方交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会点测量

三种方法的分别用在什么情况

全站仪前方交会测量是指:将仪器架设在已知点上,通过测量角度或者距离来确定未知点。已知条件A、B两点坐标分别为(xA,yA)、(xB,yB),求p点的坐标。

待求数据p点的坐标(Xp,Yp) 观测数据,为确定P点的位置,经纬仪分别安置A、B两点,用测回法观测∠A、∠B坐标计算,根据A、B两点的坐标和∠A、∠B,P点坐标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22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