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会计分录

feion1992024-07-25  0

递延所得税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贷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或借方)

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正数(增加),记入借方。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负数(减去),记入贷方。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正(增加)数,记入贷方。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为负数(减少),记入借方。

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

根据新准则,目前的所得税会计采用的是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外的其他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对于两者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及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乘以所得税税率,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相比,确定当期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金额或应转销的金额,计入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但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举个例子:当期购入A股票,定义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购入成本为每股10元,共计购入1000股,则购入成本为10,000元,期末其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根据新准则,账面价值被调整为12,000元,而计税基础仍为10,000元,因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元,假定税率为25%,则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0元。借:所得税费用 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当期购入B股票,定义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购入成本为每股10元,共计购入1000股,则购入成本为10,000元,期末其公允价值为每股12元,根据新准则,账面价值被调整为12,000元,而计税基础仍为10,000元,因此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0元,假定税率为25%,则确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0元。借:资本公积 5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0如果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则可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当然,对于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的确认还需符合一定的条件,基本上可以写一篇论文,目前比较权威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讲解。

综述:分录如下:

借:所得税费用 50000*25%=125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2500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000*25%=12500

贷: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2500

递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账,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注意:

一般来说,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是:(1)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2)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当期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贷记本科目。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是:(1)企业在确认相关资产、负债时,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2)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所得税准则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大于本科目余额的,借记“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小于本科目余额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3)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中,将原有的“递延税款”科目,更名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223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