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7年会计,也不怎么入门。现在工作几年,也就知道了会计的本质和一些基本概念。在八九十年代的会计学术界,关于会计的本质主要有两个观点:南派厦门大学的“信息系统论”(葛家树),北派“管理工具论”(杨纪琬)。其实两个观点都有道理,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而已,信息系统论是基于会计这一人造工具本身来讨论,管理工具论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会计是人造的计量工具,它的最本质的两个特点是“分类”和“计量”,合在一起就是复式记账法。分类就是对经济活动的价值进行分类,当然还包括非价值字段,非价值属性是对经济活动的丰富和补充。计量就是运用货币进行度量。所以,会计学的两个基础就是管理学和金融学。 会计核算的对象就是经济活动的价值,包括人、财、物,再分类就是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古代会计阶段 古代会计,从时间上说,就是从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至封建社会末期的这段漫长的时期。从会计所运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方面看,主要涉及原始计量记录法,单式账簿法和初创时期的复式记账法等。这个期间的会计所进行的计量,记录,分析等工作一开始是同其他计算工作混合在一起,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后,才逐步形成一套具有自己特征的方法体系,成为一种独立的管理工作。 (二)近代会计阶段 近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标志一般认为应从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帕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公开出版开始,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此间在会计的方法技术与内容上有两点重大发展,其一是复式记账法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其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继而成为会计学中管理会计分支的重要基础。 (三)现代会计阶段 现代会计的时间跨度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目前。此间会计方法技术和内容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会计核算手段方面质的飞跃,即现代电子技术与会计融合导致的“会计电算化”,二是会计伴随着生产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1946年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53年便在会计中得到初步应用,其后迅速发展,至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电子计算机软件方面数据库的应用,并建立了电子计算机的全面管理系统。从系统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的世界会计学会上获得正式通过。 (四)现代会计资产 会计资产是指由过去的经济活动所形成的. 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并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在资产流动性中(即按其转变为现金的速度和能力)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资产是一般可以在一年内变现在或耗用的资产
简述会计的含义及其特点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单位,反映与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按其报告对象不同,可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侧重于过去信息) 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策划、经营管理、预测和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侧重未来信息)会计的基本特征--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但货币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即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以会计语言进行描述,并在此过程中对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望采纳,谢谢
会计专业的特点就是工作稳定,越老技术越吃香,所以说是个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