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标准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九个基本要素)1.标题(1-标题);2.收件人(2-收件人);3.引言段(3-引言段);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4-责任段);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5-责任段);6.审计意见段(6-审计意见段);7.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7-签名和盖章);8.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和盖章(8-名称、地址和盖章);9.报告日期(9-报告日期)。二、审计报告日期1.审计报告日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2.确定审计报告日期应考虑的条件(1)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所有报表(包括相关附注)已编制完成;(2)被审计单位的董事会、管理层或类似机构已经认可其对财务报表负责。3.审计报告日期的确定(1)注册会计师在正式签署审计报告前,通常把审计报告草稿和已审计财务报表草稿一同提交给管理层;(2)如果管理层批准并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即可签署审计报告;(3)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了必要审计程序后出具的,用于对被审计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这里涉及的被审计单位包括负责编制和报送会计报表,并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最终成果体现,具有法定证明效力。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并出具的审计报告,对于各方面的关系人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审计报告是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并实现公允反映发表实际意见的书面文件,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已审计的财务报表附于审计报告之后,以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理解和使用审计报告,并防止被审计单位替换、更改已审计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由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清楚表达对财务报表的意见。注册会计师一旦在审计报告上签名并盖章,就表明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
就你所提出的问题来讲,工程审计包括你所说的结算审计,决算审计,有的工程还有全过程跟踪审计。这些不同的审计,最终都要给委托审计的部门(如甲方公司,或者政府机构委托等)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审计报告。如工程结算审计后,甲乙双方要按照审计报告的金额进行结算。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