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分的话有两个,分别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它是指就经济业务的具体会计处理作出规定,以指导和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是规范会计账目核算、会计报告的一套文件,它的目的在于把会计处理建立在公允、合理的基础之上,并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按其使用单位的经营性质,会计准则可分为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
会计核算基本规范1.合法合规原则会计核算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遵循会计准则、公司统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核算,境外企业还应遵循所在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2. 服务导向原则项目财务在充分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记录和编制会计报告前提下,还需结合公司对项目的具体管理要求,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为价值创造提供服务。3.保密原则恪守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履行相关披露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泄漏项目会计信息。4.重要性原则对项目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分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误导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出现在会计核算这一环节上。因此,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建设,对提高整个会计基础工作水平,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规范》从第三十六条至第七十二条对会计核算基础管理问题作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是各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规范。
2.填制会计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是记帐的重要依据。填制会计凭证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对会计核算过程、会计信息质量等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这项工作,要求会计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细致的工作作风和高度负责的责任心。
3.登记会计帐簿
会计帐簿是全面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经济业务,把大量分散的数据或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逐步加工成有用会计信息的簿籍,它是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登记会计帐簿,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环节。
4.编制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是一个单位向有关方面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说明。“财务报告”的提法,是1992年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以后出现的,以前一般称“会计报表”或“财务报表”。有意见认为,“财务报告”的提法仅适用于企业单位,不适用于事业、行政等单位,因为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仍采用“会计报表”的提法。一般而言,会计报表是指会计报表主表、会计报表附表、会计报表附注,会计报表加上有关文字说明即为财务报告,因此,事业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具备了财务报告的基本要素,应当视同为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