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收益特征

feion1992024-07-25  0

可以这样计算,但搞清楚是单利计算还是复利计算?

收入及收益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益是指就该财产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

2、范围不同:

(1)收入是指某一个体,包括个人或者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通常包括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利息收入、使用费收入、股利收入等。

(2)收益:一般指个人生产的全部数量金额,包括未销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库存价值。

3、计算方法不同:

(1)收入计算公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2)收益计算公式为: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4、在会计学中的特征不同:

(1)收入的特征: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收入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收入必然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2)收益特征: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际销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是建立在会计分期的假设之上的。计算会计收益的成本是以历史成本计列的。会计收益有赖于期间收入和费用的合理配比。会计收益受谨慎原则约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人

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 会计学上的收益概念称为会计收益。根据传统观点,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它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会计收益是根据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以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所获得的销售收入,减去为实际销售收入所支出的成本得出的。这些经济业务,既包括外部交易,也包括内部交易。与外界的业务活动使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发生转移,由于它通常是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量度一般也是确切的。企业内部的资产之使用或转移,由于是非直接的货币收支,因而其量度通常并不确切。按照传统会计观点,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价值变动不包括在内部资产转移之列。当发生交易时,旧资产的价格通常转移到新资产中,这便是计量收益的交易法。交易法自然而然地会推导出在销售或交易时确定收益这一程序以及会计中成本转移惯例。 (我刚才也是看书上的,这是在网上搜的,不怎么好搜,你可以直接搜“收益”两个字,然后有个叫金库百科的打开就可以了)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综合收益总额”被FASB称为“累积其他综合收益(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2010年CPA新添加内容:综合收益,包括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其中,其他综合收益反映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综合收益总额是企业净利润与其他综合收益的合计金额。

在会计学中,对收益有不同的解释。但多数人都认为,收益代表产出大于投入的差额,即如果投入一笔资本,则超过资本额的报酬就是收益。会计收益又称利润或盈利,通常是指来自期间内与非业主发生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其特点为:(1)它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2)依据会计分期假设;(3)应用收入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这种会计收益概念已经过时间的考验,已被管理当局或报表使用者普遍接受;它是基于实际或真实的交易,因此它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可靠性。由于依据收入实现原则,符合了会计稳健性的要求;它还有助于反映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使用情况,便于其控制和报告既定的受托责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2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