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初级会计原理

feion1992024-07-25  2

【导语】增值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它是商品流转过程中的一种计税方式,也是流转税的一种,同样的,其也是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重要考点,对于2021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备考,我们需要知道和掌握了高频考点,才能更有效备考,也能更节约时间,当然这也和考生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的,下面就给大家带来202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增值税,大家赶紧学起来。

【知识点】增值税

提问内容:增值税的即征即退?

回复:

增值税即征即退是一种税收优惠,指税务机关对按规定缴纳的税款,在征税时部分或全部退还纳税人。其实质是一种特殊方式的免税和减税。也就是收到了税款然后立刻全部或者部分退还给纳税人。比如一般纳税人提供“管道运输”服务、“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与“有形动产融资性售后回租”服务,“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例-单项选择题】某动漫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3月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取得销售额68000元,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本月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增值税为1346元;支付运费取得的小规模纳税人运输企业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列示运输费用200元。该企业上述业务实际应负担的增值税为()元。

A.11560

B.10200

C.4080

D.2040

【答案】D

【解析】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动漫企业,销售其自主开发生产的动漫软件,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应纳税额=68000×17%-1346-200×3%=10208(元),实际税负=10208÷68000=15%,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实际应负担税额=68000×3%=2040(元)

以上就是2021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重要知识点:增值税,也是客观题的主要考点,当然会计科目也是必考考点,小编也给大家整理了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常见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表等等,希望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要重点掌握,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祝大家考试成功!

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实行价外税,也就是由消费者负担,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但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我们也采用国际上的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增值税的特点和优点(一)增值税的特点1.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 所谓中性税收是指税收对经济行为包括企业生产决策、生产组织形式等不产生影响,而是由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主导性的作用。政府在建立税制时,以不干扰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和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为原则。2.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款增值税税负具有逐环节向前推移的特点,作为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者并不是增值税的真正负担者,只有最终的消费者才是全部税款的负担者。3. 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二)增值税的优点1、 能够平衡税负,促进公平竞争2、 既便于对出口商品退税,又可避免对进口商品征税不足3、 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具有稳定性和及时性4、在税收征管上可以相互制约,交叉审计,避免发生偷税

增值税纳税主体是影响增值税功能发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我国现行增值税关于纳税人的划分欠科学,造成现实中两类纳税人呈“非合理”结构,致使原本是作为优良税种的增值税在实际运行中“中性”扭曲,加剧了增值税的功能失效。新一轮税制改革必须重新调整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使增值税拥有必要规模的纳税主体,以保证增值税内在机制的正常传导和有效运行。 改革和完善我国增值税制,无论对微观企业主体还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增值税改革总的思路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增值税税制,要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中性”原则,尽量减少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要公平税负,为市场经济经济主体创造平等竞争的税收环境;要保持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有利于实现对增值税的规范化管理。

税金=不含税价*17%含税价=不含税价+税金=不含税价*(1+17%)*17%,得出的是增值税额,*(1+17%),得出的是含税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212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