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虽然建国较晚,但是在高级财务会计发展过程中,却是砌墙砖头,后来居上,并且在发展过程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国内外很多人十分佩服。中国高级财务会计发展也是历历艰辛,它标志着现代社会会计基本观念以及理论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高级财务会计怎么产生?
其实高级财务会计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过程,这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导致,现代会计裂变是在本世纪初,会计职业团体不断发展壮大,有了很多新会计理念,公认会计原则已经形成并得到了社会面广泛认可。它的特点上继承了近代会计复试记账,形成了较为完整理论体系,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于是成了会计行为准则。
二、什么是高级财务会计?
高级财务会计学是以企业所发生各种特殊类业务处理办法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特殊学科,这种特殊业务一般泛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经常发生或者偶然发生需要办理业务事项,目前在我国会计学界中,对于哪些业务属于特殊业务,哪些应当编制高级会计学,依然是存在很多争议。高级财务会计也是指高级会计职称,代表着拥有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三、我国高级财务会计发展过程。
我国的高级财务会计发展过程十分艰辛,首先是会计制度形成,出现在建国之初,当时会计还是很基础阶段,刚刚制定了基础记账方法和报表;其次在改革开放后进行了初步探索阶段,并制定了高等会计制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渐进式积累阶段,积累了很多会计知识和会计制度,统一核算方式,最后才进入逐渐成型阶段,成了现在高级财务会计。
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我国高等财务会计发展过程是随着国力增长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而随之不断变化发展的。
证书性质不同,注册会计师是属于资格类证书,初级/中级/高级会计师是属于职称类证书;发展方向不同,执业注册会计师一般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初级会计师就是进入财会界的准入门槛,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可以继续考中级、高级会计师等。
会计初级中级高级和注会的区别
注册会计师考试有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实行的是“6+1”模式。在专业阶段,我们需要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这6门考试科目;在综合阶段,只需要考过“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这一门考试科目。
初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考生需要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两门考试科目,才能获得初级资格证书。
中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为《财务管理》、《经济法》和《中级会计实务》。考生需要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这3门考试科目,才能获得中级资格证书。
高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为《高级会计实务》,考试后进行高会评审工作。其考试模式采用的是考评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对考生的要求比较高。
我就给你说说注会和初级会计师之间的区别。一、证书性质不同在财会领域,主要包括两类证书,一是职称类证书,二是资格类证书。像初级会计师就属于职称类证书,而注册会计师就属于资格类证书。职称和资格的区别主要是在于,前者只能做账,而不能进行审计;后者既能做账又能审计。二、发展方向不同注册会计师和初级会计师是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初级会计师从事的是会计行业,注册会计师从事的是审计行业。对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来说,薪资和学历、经验和职称级别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对会计人员来说,提升自己的能力,考考个高级别的职称证书,比如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对之后的升职加薪将会更有帮助。对打算从事审计行业的人员来说,注会证本身就具备了较高的含金量,能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这在财会领域将更容易得到同行人的认可。注册会计师在我国仍属于稀缺性的人才,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很欢迎持有注会证书者的加入。三、考试难度不同注会考试有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我们需要先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专业阶段6门考试科目后,再来报考综合阶段。考试科目实行的是“6+1”模式,是指专业阶段考试6门考试科目——“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和综合阶段1门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要求考生一次通过考试。不管是从知识点的理解上,还是从考试科目的难度情况来看,注册会计师考试要更难于初级会计师。在现实中,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后,初级就被视为进入财会行业的“最低门槛”,但是要想获得更为长远的职业发展。
初级、中级、高级都是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是单位聘任专业技术职称时用的,其中中级和高级职称取得有工作年限的限制。中级要考三门课程,高级考一门会计实务,然后要考职称计算机和职称外语,发表两篇论文,经过专家评审通过才能取得。注册会计师是一种执业资格,它的考取没有工作年限限制,只要有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即可。有了注册会计师证才能在事务所取得签字权,但是就算有了它你在单位也不能换来任何专业职称,因为二者是不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