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会计

feion1992024-07-25  0

【导读】债权投资是企业为取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利息且保证按期收回本息而购买债券的行为,作为财务人员,在处置债权投资时,需要学会编制债权投资会计分录,那么债权投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一、债权投资概念:

是指为取得债权所作的投资,比如购买国库券、公司债券等。债券属于定约证券,以契约的形式对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规定,无论被投资企业是否有利润,投资企业均享有定期收回本金,获取利息的权利。

二、其他债权投资概念: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权)对应科目,按照金融资产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利息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三、债权投资处置分录

1、购入时:

借: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 ——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确认利息: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2、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成本

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账务处理

发生其他债权投资时:

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贷方发生额)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确认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或借方发生额)

以上就是债权投资会计分录编制方法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就目前来说,大家还是要做好财会考试准备,按部就班的进行会计考试复习,祝大家一次成功!

购入的时候借: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贷:银行存款确认利息借: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处置的时候借:银行存款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贷: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投资收益更多中级会计师考试资讯,请持续关注环球快问中级会计职称频道为您整理发布的内容!关注环球网校债券投资会计分录如何做

应付债权和债券投资都需要考虑利息、但应付债券是债务人,债权投资是债权人。应付债券比较复杂,里边还有一个用户,债券的面值还有票面利息以实际利率的一个摊余成本的计算,而债权投资的话可能只是要记住什么时候收利息就可以了。一、应付债券的账务处理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对外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借款性质的书面证明,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一种书面承诺。它属于长期负债。其特点是期限长、数额大、到期无条件支付本息。通过设置“应付债券”科目,以及“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付利息”四个明细科目对应付债券进行核算。1.当发行债券收到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付债券——(面值或溢价)”科目;按期支付利息时,借记成本费用科目以及“应付债券——溢价”,贷记“银行存款”科目;2.当偿还债券本金时,借记“应付债券”,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若为折价发行,则在发行时,借记“应付债券——折价”,计提的利息,贷记“应付债券——折价”等。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发行债券数额。应付债券期末列于资产负债表的“长期负债”项目中。二、债权投资的账务处理债权投资一般指债券投资。债券投资是指债券购买人(投资人,债权人)以购买债券的形式投放资本,到期向债券发行人(借款人、债务人)收取固定的利息以及收回本金的一种投资方式。债券的主要投资人有保险公司、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或投资银行,各种基金组织。此外,公司、企业以及个人也可以将闲置资金投放到债券上,投资人以相当于债券票面价格的货币购买债券,按照一定的利率收取利息,取得收益,在规定的期限到来时,再收回本金。债券投资可以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也可以在市场买卖中赚差价。随着利率的升降,投资者如果能适时地买进卖出,就可获取较大收益。1.购入的时候借:债权投资-成本债权投资-利息调整贷:银行存款确认利息借: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债权投资-利息调整2.处置的时候借:银行存款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贷:债权投资-成本债权投资-利息调整债权投资-应计利息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的会计分录分两种情况(在资产负债表日):1、分期付息、一次还本的债券投资借:应收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投资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按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贷:投资收益(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3、两种情况的区别在于: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其利息属于流动资产,计入”应收利息“账户;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其利息是长期资产,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下属明细账户“利息调整”。二、说明 : 1、企业在持有持有至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债券利息收入,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2、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1)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在分期还本的情况下);(2)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3)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3、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确定,在该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4、个人理解: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下设置了“成本”、“利息调整”和“应计利息”(到期 一次还本付息用)三个明细账户。面值就是“成本”账户余额。摊余成本就是“成本”账户余额与“利息调整”账户余额之和。三、具体规定请参看《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应用指南及有关教材的讲解。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210482